第七百一十三章 三教之分
措欽活佛語塞了,他看了看其他活佛,大活佛沉聲回答道。
“這個例子確實有些禪意了,須知飲酒本為罪業,勸人飲酒也為罪業之一。可朋友送酒,在民間確實是善意行為,難以苛責。
由此可見,佛法中的事,本身就是無法用世俗之事去做比喻的,兩者不在一個層次,無法類比。
正如淪落畜生道后,狗會吃糞便,豬會睡泥塘,這樣的行為人也是難以理解的。
同為六道眾生,因為所處層次不同,彼此的行為心境都難以理解,何況六道中的人,與六道外的佛呢?
天師一味地想以人間之事,悟透佛法之理,雖然有勇猛精進之心,卻是緣木求魚,水中撈月啊。”
眾僧紛紛點頭稱是,蕭風也不禁暗贊,這大活佛確實不同凡響,禪理精深,且涵養極高。
“活佛向我解釋這些,大概也像對夏蟲語冰一樣,十分為難吧。蕭風愚鈍,難為諸位大師了。”
二活佛笑了笑:“其實我等早有明悟,蕭天師既為道門天師,對道家必然堅定虔誠,豈會輕易皈依佛門?
不過佛道之間,本就并非是敵對的,由道入佛者甚多。因為道修到盡頭就是天道,而佛法還在天道之外。
其中區別,正如當今萬歲一般,凡人在人間修行到頭,也就是當皇帝,但仙人還在皇帝之外啊。”
蕭風長嘆一聲:“活佛之意,我明白了。就是說,百姓之所以容易明白道家的修行之法,而不懂佛家妙法,是因為百姓的水平還不夠。
就如剛進私塾的孩子,只適合先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不適合學《論語》這類高深學問。
等到學了一段時間,理解能力提高了,才適合學更高深的。這正是循序漸進的道理。
所以不信佛的百姓,不妨先修道,等修道有成,希望進步到更高層次時,自然就開始信佛了。”
活佛們一時間都陷入了沉思。蕭風這話其實沒什么錯,而且也承認了佛法比道法高,可怎么聽著就有點不對勁兒呢……
蕭風正色道:“而且我覺得活佛的比喻非常好,還可以進一步推演下去。其實我覺得儒家還在道家之下。”
哦?眾活佛頓時都來了精神,微笑著看著蕭風,一副你會說就多說兩句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