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明測字天師小說蕭風 > 第七百七十八章 反目成仇

      第七百七十八章 反目成仇

          再聯想到這段時間蔣太后明明都已經活蹦亂跳地到處管閑事兒了,可嘉靖還是每天先看望親媽,再來看望自己,頓時就火冒三丈。

          于是兩個太后爆發了第一次激烈的沖突,此時天下仍然是以張太后為尊,后宮中自然也不例外,蔣太后自知矮一頭,只得忍氣吞聲,敗退回宮。

          然后蔣太后就又病倒了。趕來探望的嘉靖聽完母親并不算客觀的講述后,心里也很難受。

          關鍵時刻,血緣的力量和多年教誨的力量同時發作,嘉靖的屁股開始坐偏了,他還是更心疼自己的親生母親。

          嘉靖不想讓母親在后宮受氣,但他此時內心仍然感激張太后,也不愿和張太后撕破臉,于是他開始了曲線救國,掀起了新一輪的大禮議。

          嘉靖的思路是,只要大禮議贏了,讓天下承認我爹是我爹,那么我媽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了,和張太后平起平坐,甚至還要高一點點。

          這個想法在禮法上絕對是正確的。張太后此時之所以地位比蔣太后高,并非因為她是明武宗的母親。

          明武宗已經駕崩成先帝了,先帝的母親,在平輩的情況下,地位不可能比現在皇帝的母親地位更高。

          而是因為現在從禮法上,蔣太后并不是嘉靖的母親,興國太后是個尊號,只是代表群臣認可她生了嘉靖有功。

          但在禮法上,嘉靖的母親是張太后,所以張太后才是現在皇帝的母親,蔣太后不是。這個關系,類似于妾生的兒子,在禮法上是正妻的兒子一個道理。

          所以嘉靖積極推進,要證明我爹是我爹,只要我爹是我爹了,我媽自然也就是我媽了。

          在蔣太后來京之前,剛中進士的張璁曾為嘉靖寫過一篇文章,以宋仁宗傳位的例子,說明了嘉靖當皇帝,并不影響他認親爹的問題。

          當時嘉靖如獲至寶,只可惜楊廷和等群臣不認賬,還搞打擊報復,把剛中了進士的張璁給趕到南京去養老了。

          這次嘉靖舊事重提,把自己這個幫手又召回京城,與楊廷和等人開戰。

          這場戰斗,就像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淅淅瀝瀝、瀝瀝拉拉的持續了將近三年的時間,人人都很痛苦。

          但此時的嘉靖已經不是孤立無援了,他蔣太后在身后出謀劃策,母子同心,其利斷金。

          而隨著嘉靖年齡的增長,一些朝臣開始看出了趨勢,不管這場大禮議誰輸誰贏,嘉靖的皇帝是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