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了,可以了,十多條呢,能賣得個好價錢。”楊父趕緊把桶抬到小船艙,避光打開,給最大的一條放血。其他兩斤的多的不用放血。太小了,體內的血都沒多少。把十多條大黃魚,放進魚艙里冰好,楊父才坐在甲板喘口氣。他時而皺眉,時而嘆息:“哎呀,要是晚上捕撈到就好了,白天的大黃魚見光了,銀白色的,不值錢了,晚上才是金燦燦的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也不知道這十幾條大黃魚能被捕撈上來。她們是底層拖網,大黃魚不喜強光,白天都會在底層處覓食游動。到了黎明、黃昏、晚上或大潮時會上浮。漁民通常也會在晚上才會捕撈大黃魚。因為其體側下部各鱗片下有一個金色皮腺體,可分泌金黃色素使其呈金黃色。然而,這個金黃色素極易被紫外線或強光分解而褪色。所以白天捕撈的大黃魚一般呈銀白色,賣不上好價錢。到了夜晚紫外線光照不強的時候,大黃魚又會變成金黃色。但是這大黃魚也不是好捕撈的啊。除非養殖,不然全憑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