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小姨子也來了?
一路上,三人吃著瓜果,對著馬車外面的風景隨口閑聊著。
柳遠睿也是頗為健談,從此次蟲災談到賑災,再談到未來有可能產(chǎn)生的長遠影響等變化。從中,也能看出他各方面功課見識都很扎實。
雖然其中有幾個小小的理念,王守哲并不贊同。但也并不妨礙王守哲對這個未來小舅子的感官很不錯,柳氏在家教方面做得非常不錯,不是劉氏趙氏那種家族能比的。
在柳遠睿的心中,卻更是吃驚。以前他也與王守哲打過交道,那時候的他性格內(nèi)斂,不善言談,唯有修煉一道上能讓他折服。
也是由此,柳遠睿內(nèi)心深處對這門親事還是略有不滿的。總覺得以王守哲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與才學,連他都比不過,怎么配得上他姐姐柳若藍?
只是這門親事,是老祖宗定下來的,他柳遠睿身為小輩,即便心中再不滿意,也毫無話語權(quán)。
卻不想,這才一兩年沒見,這未來的姐夫竟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言談舉止成熟穩(wěn)健,眉宇神態(tài)淡定自若中,仿佛透著強大的自信。
談到一些時局話題時,更是思維敏捷,邏輯清晰,往往三言兩語便能剖出本質(zhì),直抵真相要害。連他聽著,都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守哲兄的見識,讓遠睿佩服佩服。只是剛才說到的,關于糧價不能開放的論調(diào),遠睿有些不服。”柳遠睿侃侃而談道,“從此番蟲災中,便已經(jīng)能看出此國策的弊端。商人們無利可圖,如何會拼命從遠處運送糧食過來販賣?依我看,此災一半看似天災,實際要紫府學宮負責,一半是該國策的錯誤。我相信未來不久,糧價國策極有可能發(fā)生變動。”
“糧價國策變動有可能性,但是即便變動,也只會進行微調(diào)。”王守哲搖頭說道,“遠睿你只看到放開糧價后的優(yōu)勢,例如在災年時候可以迅速調(diào)集到糧食平息災情,卻忽略掉了人性之貪婪。一旦全面放開糧價漲跌,必然會有大鱷殺入場內(nèi),壟斷糧產(chǎn),操控糧價之漲跌。屆時,你我這等小世家,以及無數(shù)自耕農(nóng),還有其它千千萬萬的平民,都會被那些大鱷玩弄在股掌之間,生死都由不得自己。”
“天災并非年年都有,但是人禍,卻是每時每刻都能發(fā)生。”王守哲的表情凝重至極,“看待時政國策,不能光看某些弊端。更況且,哪怕是災年放開糧價,也是極大的災禍。貪婪的商人就會肆無忌憚,刮干凈平民口袋里最后一個角子,甚至乎,會想辦法逼迫他們賣田賣產(chǎn),賣兒賣女。”
“這……”柳遠睿似有不信,但卻不想再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便轉(zhuǎn)移話題,“守哲兄,前面那一片水域,便是珠薇湖吧?我還是首次來平安鎮(zhèn),守哲兄一定要帶我去游湖一番。”
柳若蕾一直沒怎么說話,但是看著哥哥與王守哲那番對話,她可以感受到守哲哥哥更加自信從容,沉穩(wěn)大氣,他說的多半就是對的。
看樣子,守哲哥哥比傳聞中更加優(yōu)秀呢。
不過對于珠薇湖,她也是頗有興趣:“我也要去珠薇湖玩。”
聽得他們兄妹都想去珠薇湖,王守哲這才想起,柳氏嫡脈對珠薇湖的感情與旁人是不同的。
王氏第二代的嫡次女——王珠薇,便是嫁給了柳氏嫡脈,并育有兩子一女。如今嫡脈,都是她老人家傳下來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