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守哲妙計定慶安(求月票)
太史安康可以說是灰頭土臉而回。
這事情傳到國都和周圍數郡,免不得要遭人奚落,認為太史安康是昏了頭了。人家叼著一大塊肥肉,怎么舍得松口?
還眼巴巴地湊上門去,這不是自取其辱么?
不過,慶安郡方面如此囂張,倒也惹起了一些世家和各衛官府的反彈,紛紛對【慶豐商行】進行抵制,但慶豐商行也不是吃素的,繼續降價的同時,翻出大乾律法與當地官府對峙。
若是尋常商行敢這么做,早就被當地官府收拾了。怎奈,慶豐商行可是四品世家的產業,人家的飛輦還是從凌云圣地租借而來。
隨著慶豐商行的低價策略不斷推行,他們開始以鯨吞蠶食的方式,掠奪著守達商行的市場份額。
不久之后,守達商行也加入到了價格戰中,兩大商行開始了你死我活的白刃戰,不斷地燒錢,燒錢,再燒錢!
這倒是便宜了隴左郡的大大小小商戶和百姓們。
由于運輸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也變相促進了貿易往來,各地區間的交易愈發頻繁,倒是顯得欣欣向榮了起來,市場規模正在迅速擴大。
人性的驅使下,大家對兩大商行的價格戰樂見其成,希望兩家繼續打下去,永遠打下去。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這不過是兩家商行在搶占市場份額,當勝負見分曉,其中一方徹底被擠出去的時候,價格戰自然而然也就結束了。
而王守哲的布局,似乎已經暗中開始發力。
……
慶安郡。
作為大乾出了名的“魚米之鄉”,慶安郡的良田數量堪稱大乾之最,每年的糧食產量同樣也是大乾之最。
國都的稅務司曾有官員專門統計過,整個大乾每年消耗的糧食,大約有三成都來源于慶安郡。剩下七郡之中,哪怕最豐產的天府郡,年產量也遠不如慶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