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帶有傅小官董書蘭名字的小說 >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求佛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求佛

          慧覺大師長(zhǎng)眉一挑:“看來卓施主是為他人祈福,容老衲猜猜……卓施主是為皇上上香,對(duì)吧?”

          “看來你也知道一些事。”

          “嗯,聽說過一些,卓施主心中的煩惱便來自于此?”

          “是啊,老夫不希望他這樣繼續(xù)走下去,如何讓他明白回頭是岸?”

          慧覺大師收回了視線,專心的煮著茶,沒有回答卓一行這一問。

          過了片刻,他為卓一行斟了一杯茶,“佛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若是他心如是想……那便唯有斬?cái)嗨倪@念想!”

          “令人絕望當(dāng)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一個(gè)人絕望總比數(shù)億人絕望來的好一些。卓施主既然來了,想必心里也有此念想,只是尚不能確定罷了。”

          “不知卓施主是否還記得當(dāng)年武朝文會(huì),在寒靈山的那場(chǎng)文會(huì)上,老衲出了一上聯(lián)。”

          “教有萬法,本性無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傅小官所對(duì)是……佛本一乘,根源自別,故說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教有萬法,人見之便有萬解。佛本一乘,這一乘指的是什么?當(dāng)年老衲與傅小官坐而論之,他說所謂一乘,便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證得八地以上因果。”

          “這其中有個(gè)典故,老衲這些年翻遍了所有的佛經(jīng)都未曾見過,這個(gè)典故是他說的,卓施主不妨聽聽。”

          “他說,佛陀出世本想直接對(duì)眾弟子講一乘佛法《法華經(jīng)》,卻因眾人慧根不等,有人不信、有人聽不明白,所有佛陀只能先講小、中、大三乘佛法,以此來幫助大家慢慢提升慧根。”

          “老衲在想,當(dāng)今皇上僅僅在傅小官身邊呆了年余時(shí)間……若是將傅小官比作佛陀,他在這一年中,或許是向武天賜直接講述的《法華經(jīng)》,那么武天賜必然聽不懂,傅小官離去,武天賜繼位,他并不能理解傅小官治國(guó)的理念,他依舊認(rèn)為千年以來的皇權(quán)至上的方法才是正確的。”

          “所以就變成了而今這樣,皇上想的是一套,大臣們想的是另一套,皇上和大臣之間根本就沒想到一處去!于是,自然就有了矛盾!”

          “要如何調(diào)理這樣的矛盾?除非是傅小官回來,重新給武天賜講小、中、大三乘佛法……換句話說,在老衲看來,這并非武天賜之錯(cuò),而是傅小官之過!”

          “他高估了武天賜的慧根,他忘記了他是佛陀一般的人物,而武天賜……僅僅是個(gè)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