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變遷
太子太傅文行舟原本就是武朝大儒,他去過金陵幾次,他見過燕北溪,和秦秉中更是熟悉
所以這場接風宴的主角是他們。
宴席是熱鬧的,卓一行南宮一羽和燕北溪把手說著過往,那些過往就連傅小官也未曾聽過,比如武朝曾經計劃發動一場對虞朝的戰爭,也比如虞朝曾經聯合過樊國,意圖攻打武朝等等。
這些事終究因為國力或者國內的矛盾等等問題未曾發生,但那時候各為其主,當然是在互相算計。
現在好了,忽然之間大家就在了一個屋檐下,忽然之間就都白了頭,都退居于幕后,到了頤養天年之時了。
而文行舟卻和秦秉中在說著《理學法典》誕生的那些事,感慨于圣學的沒落,欣慰于而今依法治國這一理念的先進性。
這個夜里,卓一行三人也留在了頤養殿里,人老了,走過了那么長那么坎坷的路,他們的故事很多,而傅小官的酒也很多。
當然不能讓他們喝多了,所以傅小官一直在這里呆到深夜,直到他們心滿意足的睡去。
日上三竿,傅小官穿著一身便衣帶著寧思顏和劉瑾又來到了頤養殿。
他本來以為這些老人昨兒睡得很晚,今兒恐怕會起來得晚一些,卻沒料到踏入這頤養殿正院的時候,他們已經圍坐在茶爐旁喝起了早茶來。
趙厚急匆匆跑了過來,傅小官問了一句:“都用過早飯了沒有?”
“回皇上,都用過了。”
傅小官走了過去,向所有人問了一聲好,便也坐了下來。
“請你們來長安,這事兒我迫切了一些,沒有想到長安的冷和金陵是不一樣的。在這里住的可好?會不會冷?怕你們吃不習慣所以在這頤養殿里弄了個小灶,你們想吃什么給趙厚吩咐一聲就行,他專門侍候你們。”
燕北溪一縷長須老臉開懷,“這里很不錯,也不覺得怎么冷,剛才咱們幾個老哥兒商量了一下,長安城可是咱們大夏的京都,無論如何咱們都得去看看……”
“你給我們準備幾輛馬車就行,不要驚動任何人,也沒必要驚動任何人,你去忙你的吧,咱們幾個獨自去逛逛。”
“行,長安頗大,比金陵城還要大,不要逛得太累,咱們有的是時間。”
說著這話,他轉頭對劉瑾吩咐了一句:“去準備幾輛馬車,記得將車里生上暖爐,將波斯進貢的毛毯鋪在馬車里……就這樣,你準備好了回來說一聲。”
劉瑾躬身退去,董夫人一臉喜意的看著這女婿,想著當年在金陵的時候,這小子翻了自己家的院墻帶著董書蘭跑去幽會……
那時候哪里會想到他會成為這大夏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