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荒蕪
慕容垂從參合陂撤軍時,筑燕昌城,調集一萬人,一個月時間,筑城完畢。
這樣的城池,固然不能和新安縣那種堅城相比,但作為軍事堡寨,卻綽綽有余了。
汴軍基本恢復了當初二十里一寨的密度,當然僅限于重要驛道附近。
不是驛道的地方,也無需那么費心。
大軍出動,不可能隨意挑選路線。驛道修建最初,本來就考慮了軍事目的,旁邊一般有水,有林子,能夠過輜重車輛。
你偏離了驛道,小股軍隊或許無妨,大軍出動,如果沒有水源呢?如果沒有樹林可供砍柴呢?如果不能通行大車呢?
下午時分,五千大軍抵達石壕寨附近。城頭飄揚著汴軍的大旗,但他們沒有出戰。
高仁厚一邊遣人回去稟報,一邊下令軍士扎營。
石壕寨,是必經之地,肯定要攻的了。
觀這個寨子的規模,不是很大,應該也就能屯駐個一千多兵馬。城寨也是冬春季節筑好的,與正經城池不一樣,攻之應該不算太難。
入夜之后,河洛游奕討擊使白珪率三千騎兵抵達了前鋒大營之處。
與鐵騎軍、飛熊軍不一樣,這是集中使用的軍屬騎兵。
他們從硤石縣出發,單人匹馬,理論上來說,可以花兩天時間,一路突擊到新安縣附近。
但一般不會這么做,因為太消耗馬力,到地頭也沒作戰能力了。
大部分時候,他們是被步兵嘲笑的對象,因為牽著馬步行,有馬不騎。走到哪里都離不開大馬車,行軍速度竟然比步兵還慢。
耐力不行,但老子有爆發力!
“高將軍,速速準備食水。”白珪甫一下馬,便嚷嚷道。
高仁厚看著被封口的戰馬,二話不說,立刻讓輔兵準備馬料、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