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土壤
到了這邊,地里的情況又大不一樣。牲畜欄里同樣有牛,但奶牛的數量大大增多。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好理解,農戶家里的牛奶光靠自己肯定是吃不完的,主要是賣給城里人,考慮到運輸距離的問題,當然越靠近城市越好賣了。
城墻外面新起了一間工場,忙忙碌碌的,人看樣子不少。
李杭眼尖,好似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而人家也看到他了。
“莫不是李祭酒?仆拜見諸位官人。”幕府小使金崇文遠遠奔了過來,臉笑得像朵菊花一樣。
“金小使在此做甚?”李杭勒住馬,看了看那間工場,問道。
“楊悅楊都頭遠征磧北大勝,獲牛羊馬駝數十萬。大王喜甚,令給幕府、州縣官員分發賞賜。”金崇文回道。
“難不成把虜獲的牛羊馬駝分了?”李杭聽到消息也是極為振奮,心情大好之下,開起了玩笑。
“哪能呢。”金崇文笑道:“賞賜些肉罷了,我便在這采買呢。”
“什么肉?”李杭問道。
“火腿。”金崇文道:“腌制、熏制的都有。”
李杭一下子來了興趣。他此去浙西,錢镠招待他時,便有火腿,說此物產自婺州金華縣,甚是美味。李杭嘗了之后贊不絕口,不過那是豬肉火腿,牛羊肉也能拿來做火腿嗎?
“現在靈州肉這么多了?都要做火腿了?”
“老牛越來越多,現在鄉間每到秋冬時節,家家戶戶都宰殺牛羊,做腌肉。久而久之,便有人外出收牛,到自己的工場內宰殺、做火腿。”
“原來如此。”李杭做官做久了,對這些民間日常生活確實不太了解。
同時也很感慨,居然有朝一日,靈州的牛多到有人可以開辦工場,大肆屠宰,腌、熏火腿的地步。他去過都作院,知道作院里的工匠分工協作,打制器械可比單個鐵匠塊多了,也便宜多了。
火腿工場,處理牛肉的速度應該也比農戶快很多。價錢嘛則不好說,因為農戶往往不把自己花費的時間和勞力算進本錢,經常賣得很便宜,讓人非常無語。
但怎么說呢,工場有人力、有場地,可以造爐子,一口氣熏幾百條火腿,可以弄很大的鹽池子,將數不清的肉泡在里邊,優勢還是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