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蕃兵
“于戲!居域中之大,為天下之君,按巡既展于盛儀,渙汗宜覃于慶澤,人情允洽,帝道有光,更期忠藎之臣,永贊隆平之運。中外遐邇,宜體朕心。”
至此,巡幸長安的日期已經確定:建極十二年元宵節后。
西幸長安并不代表西征,只是帝國政治中心在三都之間的又一次變換罷了。
御札也說得很清楚了。最新一代關西人“民未識于乘輿”,不認識皇帝。換言之,沒有感受到天子的威嚴。
聯想到后世建國后五十年代,居然還有大量百姓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這種事,“法五載之巡狩”這種古禮就很有必要了,不然如何能夠“期四海之混同”?
至于什么西都士民表章不斷,“皆傾望幸之情”,那都是場面話了。
普通老百姓都是日子人,一年到頭忙得很,哪會天天勸皇帝到他們的老家走一走?更別說他們有可能“踐踏苗稼”了,即便朝廷會“其合納苗子沿征錢物等,據頃畝與除放”,免除他們一部分稅收以補償損失,總體而言還是很麻煩。
隨駕的大軍除了部分宮廷衛士、銀鞍直全部外,還有突將、義從、飛熊等軍,以及新來的一部分蕃人,此刻站在神都苑內的便是了——
千余名寶露等羈縻州女真精壯,外加鄚州、紀州、郿州、率州等苦寒之地的靺鞨部落兵千人。
渤海人也沒有忘記出兵,他們總共湊了千人,多為世家、富戶子弟“有材力者”。
前年遣使入貢的室韋諸部派了千余騎兵,沒有敷衍了事,整體水平還是可以的。
草原七圣州大點兵,各揀選契丹、奚、渤海、漢兒精壯三百,湊了兩千人。
樂州高句麗大族遣兵千人。
內務府還送來了債務奴隸一千六七百人。
各族蕃兵總計約九千一百余人,主要以精壯勇悍之徒為主。邵樹德又給夏魯奇選派了九百名年紀較大的禁軍老兵,湊足萬人,訓練成軍后伴駕西征。
這些其實都是前面幾年東征的成果,而今兌現了一部分。
打西域嘛,禁軍不需要出動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