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炸街!

          山本繼續說著:

          “就目前看來,李云龍使用的是75口徑山炮,雖然威力比帝國同口徑山炮威力大,但也有限。”

          “根據我的測試,使用少量鋼筋,輔以水泥、煤灰、砂漿混合的加厚建筑結構修建機庫,然后在內部加一層木板擋住掉落物,機庫內停放的飛機可以做到面對炮擊完好無損,而且此法鋼材水泥的消耗量比較少,唯一的問題就是修建時間長。”

          “我建議立刻組織民夫擴建機場,修建封閉分散的加厚機庫,挖掘加固地下倉庫,并增設戰備機次,在遭遇炮擊的時候可以立刻起飛對敵炮兵陣地進行反擊。”

          山本遞上了他手里的文件。

          太原機場一直沒有修建封閉機庫,飛機大多數都是露天擺放,或者使用簡易薄弱式機庫,倉庫也是雙層紅磚結構,僅僅在周圍布設了一圈鐵絲網,外加一個大隊的警衛部隊。

          畢竟這里是太原,第一軍重兵駐扎,不可能發生陽明堡機場那樣被八路軍突進襲擊的情況,再加上帝國物資缺乏,當初便一些從簡。

          但誰能想到,八路軍出了李云龍這個奇葩。

          部隊機動性高,還裝備了精良的火炮,甚至還連續三次炮擊機場都是用了不同的火炮,射程越來越遠,屬實讓皇軍有些猝不及防。

          山本最后還補充了一句:

          “不過,僅僅能少量防備75口徑火炮的轟擊,如果被命中的次數太多,因為鋼筋不足,強度不夠,還是會有倒塌的風險。”

          “另外,面對獨立團第二次使用的120迫擊炮,則完全無效,一炮便可以徹底摧毀機庫。”

          “只能先這樣了。”

          吉本貞一看了看山本遞過來的文件,看著上面具體實驗數據,語氣有些無奈。

          這段時間,他為了機場安全操碎了心,但想來想去,都想不到好的的辦法。

          地下機庫,沒有修建的條件。

          堅固的全鋼筋混凝土結構機庫,效果很好,這需要大量鋼筋和水泥,戰爭初期倒是沒問題,但以現在帝國的情況,是真的拿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