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美利堅至英國本土,則是增加一萬六千公里,怎么看,從民國購買物資前往英國本土都不劃算。 當然,如果這些是真的,他就理解為何自己被出賣了。 雖然幾十萬陸軍很重要。 但在大英帝國本土遭遇轟炸后,奧軍主要是依托于美軍作戰,變成美利堅的實際小弟,而殖民地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國兵力并不稀缺,在國內工業遭遇大規模破壞后,對物資的需求更急迫。 為了幾百萬噸每月的物資,買到奧州,他能理解。 是他也會這樣。 就像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他投奔美利堅懷抱一樣。 “對。” 秘書繼續說道: “另外,有十幾萬英國本土的技術人員在民國工作,以戰爭勞工的形式!” “戰爭勞工!” 斷網許久的奧首相雖然知道有海量英國人前往民國工作,但還不清楚戰爭勞工的事情,畢竟,如今世界喉舌都是掌握在英美手中。 美國佬顯然還沒拆大英帝國的臺。 “怎么會這樣?” 首相依舊理解不了。 “從英國本土搜集到的消息。” 秘書解釋道: “民國運輸至英國本土的物資,比美利堅的便宜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