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史從云 > 353、沖著太后

      353、沖著太后

          大軍班師回朝,官方的消息卻在此時才開始從太原放出去。讓快馬回京通知朝廷,此舉也十分異常。

          要是以前,大軍班師至少提前幾個月朝中就知道,因為軍隊安置和獎賞是件大事,涉及樞密院,三省,三司,兵部,太倉,開封府等方方面面的調度和配合,并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朝中也要早有準備。

          大軍回來如何安置,將士們的賞賜要幾時準備好,都需要考慮準備,所以一般班師前幾月或者一月就會通知朝中。

          可這次大軍班師軍隊都開始浩浩蕩蕩往回走了,班師的消息才放出去,等大梁朝廷收到消息的時候,前鋒說不定都已經到黃河邊上了。

          普通士卒不以為然,但不少高層將領和官員卻覺得非比尋常。

          ......

          四月初,北師凱旋,但黃河南岸大梁朝堂并不平靜。

          早在三月底的大朝會上,皇后攝政,代替天子聽政,原本一切正常,說的都是一些大大小小國事,下方官員提出,前排幾個宰相便會提議解決之策,隨后皇后雖然生疏甚至有些地方聽不懂,但都得體的應準,這便是天子不在時朝中處理政事的模式。

          當然大朝上都是小事,小朝才定大事,這樣的大朝會也不會真決定什么于國家生死攸關的大事,只作為君臣典范,讓平日沒機會入宮的百官見皇家人的機會。

          原本一切和往日沒有不同,只是朝會到了尾聲,連上方皇后也送口氣時,有禮部官員突然出列,當著百官的面提出,前朝太后久居后宮不合禮法,對官家的名聲也不好,希望遣送出宮。

          當時直接讓上方的皇后有些驚慌,不知所措。

          好在此時閭丘仲卿出列,岔開話題,暫時把事情糊弄過去。

          但自那之后,中書便接連收到奏疏,來自各處官員,理由各自不同,但都要求讓符太后出宮,不能再待在宮里,一朝廷里為這件事爭論起來.......

          攝政皇后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