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兩只狐貍
鄒成斌雖然一百個不愿意,可是上級指示他也是要執行的,于是很不情愿的退出了。
上面明擺著,就是讓齊磊,讓北廣去孤軍奮戰。
可是問題來了,目前國內之所以沒有太大的輿論壓力,各廠、行業內沒有對于研討會的議題公開發聲,忌憚的就是央視。
現在好了,央視中立了,摘干凈了,明確表態,這是北廣和齊磊的個人想法,不代表中傳。
那就說明,上面也是中立的唄!
那……
誰還怕你北廣和齊磊呢?
11月17號,也就是齊磊從香港回來的第三天。
華宜老板通過一家知名的娛樂雜志,率先就研討會議題展開了討論。
明確表示,引入香港制片機制,對國內電影市場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會徹底摧毀國內電影行業。
隨后,京城電影廠的廠長也在公開場合談起了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目前,國內全民所有的影視自作廠牌有四十家,民營制作機構之中,數得上數的也有二十幾家。”
“這六十幾家電影制作機構,分八個億的票房還是舉步維艱的狀態,這個時候再把香港同仁請進來?”
“不是不愿意讓他們進來,而是我們的體量太小了,就那么一點票房,怎么養活這么多人?”
某知名演員,“小齊總做生意是好手,可他根本不懂電影市場!”
某導演耿直得很,“北廣搞好他們的學問就好了吧?手伸的有點長了,電影圈的事沒那么簡單?!?br/>
會還沒開呢,輿論的討論已經開始了。
觀眾當然希望港圈能夠進來,可是在一邊倒的【意見領袖】面前,他們根本就沒有發聲渠道,成了“被沉默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