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裴謙求書名 > 第1443章 裴總所理解的慈善

      第1443章 裴總所理解的慈善

          “雖然這本身也確實是一種慈善,也確實比一分錢都不捐要更有意義,但這種行為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自己,不論是為了名譽也好、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心也罷,第一目的都不是為了真正地做慈善、扶貧。”

          “而真正的慈善,應該將效率推到極致,只有這樣才不會浪費有限的慈善資源。”

          “而只有將慈善資源高效地利用起來,才是可持續的,才能不斷擴大慈善的范圍,惠及更多的人。所以,要講究方式方法!”

          “那么裴總想讓我做的方案具體是一個什么樣的方案呢?”

          “嗯……首先,最好是讓很多的公司和個人,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想要做到這一點,就一定要給到他們一些除了經濟利益之外的好處,這樣才能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像騰達一樣將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對很多公司來說,生存問題還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這個項目在覆蓋到的貧困農村里,宣傳效果一定要好;而在互聯網和不相干的領域內,宣傳效果要差。這也就是說,要做實事,而不要去謀求虛名。”

          想到這里,孟暢不由得豁然開朗。

          懂了,徹底懂了!

          不得不說,裴總就是裴總,不只是在商業上特立獨行,就連在慈善上也能獨辟蹊徑!

          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裴總在商業上強調的是社會效益,是廠商和消費者的雙贏,而到了慈善這里,所強調的卻是加入一定的商業屬性,是用商業的思維讓慈善事業的效率能夠達到最高。

          這個側重點,非常值得玩味。

          這跟一些人說“商業就是最好的慈善”,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非要摳字眼的話,“商業就是最好的慈善”這句話本身確實沒什么毛病,因為商業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可以帶動就業,有了就業機會之后,人們的收入提升了,自然而然地會去消費,會在一片區域內構建正向循環。

          整個區域的經濟因為商業發展起來了,區域內的人們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也就達到了脫貧的目的,可以說,商業跟做慈善起到了殊途同歸的效果。

          但問題在于,對這個事情,不能只看他說了什么,還要看他做了什么。

          如果一邊說著“商業就是最好的慈善”,為自己賺錢披上一層“慈善”的神圣外衣,片面強調、夸大企業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的正面意義,一邊又把賺錢的手伸向普通人的菜籃子、伸向年輕人的借貸利息,不直接創造價值,通過平臺壟斷和鼓吹消費主義牟利,絕口不提企業干的那些危害社會穩定、扭曲年輕人價值觀的爛事以及由此帶來的惡劣影響,那么這話不論說的再怎么冠冕堂皇,也還是很難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