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問劍 > 第一百九十九章 觀星(4K)

      第一百九十九章 觀星(4K)

          蘇馮他們正在開發的那臺航模,最珍貴的其實并不是所使用的珍貴金屬材料與符箓,而是那臺看似原始的發動機本身。

          假設一個從事體力勞動的農民、勞工,每天工作十小時,他依靠臂力所能做的功率,平均只有十五分之一匹馬力,

          因此一匹馬力的發動機,就能夠代替約十五個人的勞動。

          一百馬力,便是一千五百人。

          一旦發動機解決了能源、耗材等問題,正式投入生產勞動,勢必將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與革新。

          紡織、礦業、冶金、交通運輸...

          那會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工業變革,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在工業的力量面前,不堪一擊。

          李昂回過神來,不留痕跡地用視線掃過李嗣的面龐。

          經歷過常襄郡王之子李申斌一案,他對于李虞皇室,以及那位被稱為明君圣主的虞帝,心底已經不再抱有信任。

          在異界記憶的大部分文藝作品中,皇帝總是被塑造成英明,或者至少是被奸臣蒙蔽的形象。似乎只要解決了奸臣,對皇帝痛陳利弊,問題就總是能得到解決。

          很大程度上,這并非文藝作品創作者機械降神式的偷懶,而是在那個環境背景下,皇帝便是世俗權力的源泉。奸臣犯錯尚可誅殺,若帝王走上歧途,則完全沒有簡潔明了的解決辦法。

          虞帝,既然能因為古老的八議規定,高抬一手,放過李申斌,

          那么當他意識到發動機與工業革新可能造成的、對皇權而言的“恐怖”影響的時候,

          又會不會出手阻攔?

          如果他與朝廷決心約束、阻礙工業發展的時候,學宮又是否會像李昂預想的那樣,站在朝廷的對立面?

          李昂對此沒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科學技術并非萬能,它需要社會制度的滋養哺育,需要世俗權力的保護與引導。

          面對著虞國未來的統治者,李昂依舊保持著平靜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