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舉薦人選

      一個是名士夏侯晏,一個是他的副手班宰,一個是他兒子傅宣,最后一個則是趙永

      趙含章看到趙二郎的名字時略微頓了頓。

      她將公文合起來轉(zhuǎn)手交給汲淵,“兩位先生怎么看?”

      汲淵道:“傅刺史玲瓏心。”

      舉薦了一個素來對朝廷不滿卻又忠誠的名士夏侯晏;一個能繼續(xù)他的政治理念,卻又能力不足的班宰;一個雖無心理政,卻能力不錯,又會受長公主影響的傅宣;而提名趙二郎,是他給趙含章留下的后路,卻直指謝時。

      趙含章點了點桌子道:“我一直想讓二郎到關(guān)中四關(guān)去。”

      汲淵和明預(yù)一聽,瞬時挺直了脊背,明預(yù)道:“大將軍所慮不差,雍州四關(guān),須得極忠誠之人才能守,只是小將軍他……”

      趙含章笑問:“明先生不信二郎的能力嗎?”

      明預(yù)和汲淵都沒說話。

      趙含章道:“他的長處可不止在一身武藝,他心性單純,或許是因此,在一些事上他極有韌性,大純者大能,就像北宮將軍一樣,只要把他們放在對的位置上,足夠信任他們,他們就能發(fā)揮出比別人更強大的力量來。”

      汲淵提醒她,“可刺史一職更重要的是治民,雍州雖特殊些,但再特殊也不該軍事凌駕于民政之上,這對百姓很不好。”

      明預(yù)也點頭,“雍州可軍政并重,軍事不能凌駕于政事上。”

      趙含章道:“二郎身邊有謝時。”

      汲淵微微蹙眉,“女郎將謝時和小將軍綁得太緊了,謝時這些年歷練不少,已可獨當(dāng)一面。”

      趙含章微微頷首,“所以,終有一日,我會讓他脫離二郎來做雍州刺史。”

      那趙二郎在雍州干什么?

      汲淵還沒回過味來,明預(yù)已悚然一驚,問道:“大將軍要軍政分開?”

      “兩位先生不覺得刺史之權(quán)過重嗎?既握民權(quán),又掌兵權(quán),天下只分了十四州,也就是說,一旦十四個人中有一人起叛亂之心,揮手便可動用一州的財富、兵力和民力。”趙含章道:“故軍權(quán)和政權(quán)應(yīng)該分開,刺史只有治民之權(quán),而天下兵馬應(yīng)該聽從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