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重災(zāi)

      偏偏會打井的人不多,會找水源的人更少,沒有有效的組織,同樣耗費了大量人力,卻還辦不成事。

      他們發(fā)現(xiàn)今年雨水少時,麥種已經(jīng)種下了,各地鬧哄哄打井的時候他們又錯過了種粟米和豆子的農(nóng)時……

      幽州和冀州、并州大部分都是種的春小麥,因為冬天太冷了,這里并不適宜種植冬小麥。

      麥子比水稻耐旱,但遠比不上高粱、粟米和豆子。

      趙含章記得歷史上這一重大天災(zāi),從前年就開始在做準備。

      每年都有疏通溝渠,修建水利渠道的任務(wù),派人組織了好幾隊打井能手,組合起會找水源的能人異士。

      在去年打下洛陽之后,她更是讓傅庭涵以工部尚書的名義廣招懂得尋找水源和看天氣的人,其中甚至有落魄卻會看風(fēng)水的道士。

      這些人跟著打井隊四處尋找水源打井,完全不計得失,所有的錢糧路費都是趙含章出的,她還給他們每個月高薪,承諾他們的孩子將來都可以進學(xué)堂和作坊讀書工作。

      可謂待遇優(yōu)厚。

      去年,趙含章就喜歡去找夏侯晏和張協(xié)聊天,邀請他們夜觀天象,也請趙仲輿請教過朝廷欽天監(jiān)的官員,年初那會兒去見傅祗時也請教過天象,還問過許多老農(nóng),得到的回答都是,今年怕是會干旱。

      所以早在春耕之前趙含章就寫信提醒過劉琨,讓他多準備其他耐旱的糧種,提早做好防旱準備。

      但當時,劉琨正在晉陽應(yīng)對劉聰和王浚的前后夾擊,連生存都成問題,哪里會在意好幾個月后的春耕?

      等戰(zhàn)事結(jié)束,趙含章又寫信提醒了一番,還問他是否準備好了糧種,若是不夠,她可以資助一些。

      劉琨當時欣然接受,但收到的糧種,他發(fā)給了晉陽的百姓。所以受災(zāi)最嚴重的冀州北部一點準備也沒有,自然也沒有物資支援。

      倒是南部祖逖占下來的地盤情況更好一些,一是,它比北部有些地方還多下了兩場春雨;二是,祖逖春耕時便停戰(zhàn),有序的組織百姓挖井抗旱;三是,趙含章同樣支援他不少抗旱的糧種,他全都盯著百姓種下。

      今年他們減少了春小麥的播種畝數(shù),增加了豆子、粟米和高粱等抗旱作物的畝數(shù)。

      同樣因為春耕停下和祖逖爭奪地盤的石勒看到他們的操作后,立即收購了一批豆種,讓轄下百姓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