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為民

      他就是帶著人一路從那里面跑出來的,路上就算沒有土匪,他們也損失了近一半的人口,其中有兩成半死于饑餓,還有一成半則是死于道路艱難。

      這還是因為他帶出來的都是蜀人,他們從小騰高越低習慣了,外人進川,死亡率會更高。

      趙申道:“大將軍若要出兵蜀國,我是將的不二人選,論對蜀地的了解,朝中無人及我。”

      趙含章想的卻是,“蜀地的百姓會希望我出兵嗎?”

      趙申微楞。

      趙含章問道:“涪陵、巴郡幾地會想歸我統治,還是歸成王統治?我與他有多大的區別?”

      汲淵道:“論治民,自是將軍在他之上。”

      趙含章:“那我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治理到三郡,三郡的百姓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和時間才能被我統治到?”

      群臣沉默。

      趙含章嘆息一聲。

      明預道:“大將軍,人不能只看眼前之利,為了大計,眼前的利益可以暫時舍棄?!?br/>
      趙含章:“眼前的蜀地百姓可愿意被我們舍棄嗎?”

      要是一個人,兩個人也就算了,趙含章不是心慈手軟之人,哪怕睜著眼睛直面痛苦也會舍棄。

      可這是三郡百姓的生死,甚至會波及到整個巴蜀地區的百姓,為爭奪那三個郡,她這里也要出兵,就算占下那三處,物資也很難從外面運到那三個郡,他們的發展還是要倚靠廣漢一帶的成國。

      若是不能和外界聯通,他們的糧荒什么時候才能渡過?

      全靠自給自足,他們歸順趙含章的意義何在呢?

      就為了趙含章一人“不棄國土”的好名聲,為了將來能夠更順利的收復蜀國嗎?

      那,到底是放棄三郡,將來收復蜀國的付出的代價大,還是現在占領三郡,讓治下之民陷于窮困糧荒和戰爭中的代價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