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憤怒
他最了解這個兒子不過,拓跋六修從小就脾氣不好,他不是可以容忍的人。
衛雄見他如此,忍不住還要勸,箕澹突然插嘴道:“大王,我們需要趕在八月初三前到達洛陽,您看何時啟程何時,何人隨行?”
等從大殿出去,箕澹就扯住衛雄道:“明知大王不悅,為何還要繼續勸誡呢?”
衛雄:“這是我們為臣的本分。”
箕澹嘆氣道:“自前年你叔父病逝,大王就很少再能聽進去我們的勸誡了,看他對大王子的苛刻便知,他已經打定主意要立三王子。鮮卑人沒有嫡庶長幼之序,你和大王談嫡長繼承制是對牛彈琴。”
拓跋猗盧的后宮就沒有妻妾之分,全是他的妻,只不過拓跋六修的母親最先跟著他,所以是大夫人,但其他夫人的地位并不在她之下。
尤其是拓跋比延的母親,她尤受寵愛,其他幾位夫人到她面前,不論身份年齡如何,都只能低頭。
拓跋猗盧很快用行動證實了箕澹說的話。
他前腳讓人準備要朝賀洛陽的禮物,后腳就到后院發了一通火,說拓跋六修的母親弄壞了他給趙含章準備的禮物,直接廢黜她。
拓跋六修憤怒且無能為力,只能去接回被驅趕出來的母親,打算帶她回新平城。
他母親拉住他道:“我在平城等你,你是大王子,新帝登基是大事,你那義姑姑又很疼你,你應該和你父親一起去洛陽。”
“阿娘,你還沒看明白嗎,他是不會帶我去洛陽的,”拓跋六修道:“我也不在這里受他的氣,我們回新平城去,我可以給姑姑寫信,讓她再給我發一張邀請函,到時候我自己去洛陽。”
棗夫人聽了遲疑,“你和你父親關系太僵了,長久下去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我也不期盼有什么好處了,”拓跋六修道:“我知道他的想法,他是不會立我為世子的,姑姑兩次提過要實現諾言,為代國立太子,但他都說我不孝,顯然,他是打定主意要把代國交給拓跋比延。”
“我也不是非代國不可,姑姑要當皇帝了,我去洛陽投奔她,給她當將軍,也能有一番事業。”
棗夫人想了想,也覺得兒子和丈夫和好的可能性很低,終于點頭答應:“好,那我們回新平城吧。”
拓跋六修立即就讓人準備,當天就進宮去和拓跋猗盧道別。
其實他連道別都不想來,可誰讓他身邊的人都勸他呢,“大王可以不慈,但大王子不能不孝,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得做好,所以您告別時要恭敬些,不要再和大王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