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論功行賞
等禮部官員將加封的圣旨念完,趙含章便道:“國家新立,因女子、孩童、庶民在國家建立中所做的大貢獻,國家當回報之。周朝雖年久,但自東周之后,周王室式微,自春秋之后五百年戰亂,秦二世而亡,漢分西東,也只四百零九年,不論是周朝,還是漢朝,皆因百姓困苦而亡。”
“周漢如此,更不要說前朝,百姓苦戰多年,所以王朝要長久,需得愛民。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為天子,天子既是民心所愿,自然當為民心。”趙含章道:“所以現所用律法當變,命汲淵、明預、趙銘、趙程、賀循、祖逖、陳慧娘和范穎同理新法,確認華國新律法。”
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其實自秦朝建立之后,中國就一直是人治和法治的結合,其中法治占的地位可不低。
秦朝被推翻之后,漢朝卻繼承了大半部秦律,只修改了部分條款,而后一代一代修訂,改變法律,讓它為統治階級服務。
可以說,法律是維護一個社會有序發展的最有利武器,趙含章想要這個國家隨著自己的想法改變,最先要改的也是律法。
可惜秦簡因這多年的戰爭,以及一些不可說的原因遺失許多,想要找到完整的秦律暫時不可能了。
但皇宮里收藏的竹簡里還能找到不少秦律舊本,以及漢朝剛建立時的法律范本。
當年劉邦是第一次當皇帝,呂雉也是第一次當皇后,整個國家也是第一次迎來帝后共治,所以一切都是摸索著前進。
呂雉是直接參與政治的,她當時提出來好幾條偏向女性的立法,可惜,在她死后,這些法律都被抹除。
不過沒關系,趙含章又給翻出來了。
魏晉距離漢朝還很近,一些法律文本不能在外流傳,但皇宮里是有收藏的。
除了漢簡,還有秦簡。
趙含章特意接見了劉琨和王儀風,從他們二人族里借來了不少漢朝和秦朝的書簡。
再有她默寫的各種律法條文,立法小團隊這就開始干活兒了。
當然,這項工作雖然重要,卻屬于兼職,每個人有負責的類型,先自己寫下法律條文,然后每兩天湊在一起開會商討,其余時候,大家還是要做本職工作的。
而除他們八人外,朝中官員,以及天下有識之士,凡是對律法有見解的,都可以上書立法部或趙含章。
趙含章命人在洛陽皇城門前修了一個大信箱,用木頭做的,只留了一個投遞的口子,然后全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