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忽悠人抄書
育善堂里的孩子有曾經(jīng)出身還不錯,只是因為城破而家破人亡的;也有出身貧民之家,甚至有在城破之前便在育善堂里的孤兒;該有從小便在城中乞討的乞丐。
當(dāng)下連當(dāng)官都要先定品,而九品中正制最先看的就是家世。
所以她不確定趙程會愿意教授這些孩子,有教無類。
在還不足夠了解趙程的情況下,她不打算在有可能引起紛爭的區(qū)域出手,以免痛失良才。
傅庭涵點頭道:“教育是很重要,但也要循序漸進(jìn),我的建議是先培養(yǎng)縣衙中的衙役、差吏和軍中的伍長什長之類的。”
“英雄所見略同,”趙含章興奮的道:“我當(dāng)時看到趙程和我那些兄弟們,就好像看到了一個個老師。”
“除了縣衙中的衙役、差吏、軍中的小軍官外,還可以從育善堂里挑選一些年紀(jì)稍大又機靈的孩子來學(xué),”她道:“我的要求并不多,只要他們能讀完這三篇啟蒙書,認(rèn)識那上面三成的字外再知道簡單的加減法就行。”
雖然可能只有小學(xué)三年級的知識儲備,但也可以使用了,一些簡單的縣務(wù)工作都可以派給他們。
趙含章現(xiàn)在很缺人啊。
傅庭涵問:“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編寫啟蒙教材?”
“你是說《千字文》和《三字經(jīng)》嗎?”
傅庭涵點頭,“你不記得了嗎?我都還能大半,我以為以趙老師你的記憶力和對文史的了解,更應(yīng)該記得。”
“記得呀,”只是她從沒這樣想過而已。
趙含章摸了摸下巴道:“倒不是不可以,我回去就寫,到時候兩套啟蒙書籍一起使用,看看識字的速度,最后決算出一套最好的來。”
話是這樣說,但趙含章和傅庭涵心中明白,《千字文》和《三字經(jīng)》應(yīng)該能打敗《訓(xùn)纂篇》等三篇。
畢竟經(jīng)過了千年的歷史驗證。
“可惜,我默出來后還是只能用手抄傳播,我們沒有印書坊。”
傅庭涵心算了一下將來育善堂有可能耗費的物資,搖了搖頭道:“要想擴大教育,那書籍必不可少,只靠抄書太難了,印書坊雖難,但還是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