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劉乂為使

      劉乂也心灰意冷,知道再勸劉聰沒用,他只能聯絡劉歡樂等大臣。

      衛玠代替趙含章出面,在劉乂勸說后在一旁做出承諾,不少大臣都偏向了劉乂。

      不是他們看不起劉聰,而是他們對現在的局勢都不太有信心。

      劉乂有一點說的很對,他們跟趙家軍單打都打不過,又怎么可能在招惹了王浚后還能不敗呢?

      他們之所以能夠搶下這十幾座城,不是他們太厲害,而是因為趙家軍一開始就沒進攻,他們退入幽州時,正值幽州爆發大規模的農民叛亂,災民四散,王浚自顧不暇,而趙家軍不知為何沒有繼續逼近,而是就圍在幽州的邊界處,看著他們連下十幾座城。

      現在王浚已經集結大軍對抗他們,只要趙家軍挺進幽州,他們就被南北夾擊,到時候怕是有滅族之禍呀。

      所以現在有另一條路走,不少人都考慮起來。

      聽劉乂的意思,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回歸幾十年前,剛遷入并州的時候。

      但那也比直接被滅族,或者一路趕出塞外好吧?

      于是大家悄咪咪的計劃要換首領。

      劉聰本來就不是劉淵屬意的繼承人,他弒君上位,本就不是正統。

      算起來,不管是身份還是受寵程度,劉和之后都應該是劉乂當皇帝才對。

      于是以劉歡樂為首的大臣們就湊在一起,想要換個皇帝。

      只不過,他們一直沒商量好,到底應該怎么做。

      劉聰似乎感覺到了危險,行事越發急躁,他想將衛玠殺了,被劉歡樂等大臣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則勸住了。

      劉聰就要把衛玠等人趕出去,劉歡樂等人便跟著努力了一把,勸說劉聰考慮一下投降,差點被劉聰拔刀殺了。

      此后,再無人在劉聰面前提起此事,而衛玠也離開了潞縣,只是在離開之前,他已經和劉歡樂等人商量好了投降事宜。

      衛玠前腳離開,后腳王浚被俘的消息便傳來,幽州已落入趙含章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