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慰問

      第二天傅庭涵沒有去地里,弘農(nóng)公主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自也不再來,倒是汲淵、明預、趙銘和荀藩等大臣被叫來了。

      一群上了年紀的大臣跟在趙含章身后犁地,除草,開壟,下種,施肥,再掩土。

      趙含章套了一頭牛,自己犁地,等干完摸了摸大喘氣的牛便又換一頭牛開壟,汲淵他們跟在身后除草,松土,下種和施肥。

      家世高如趙銘、荀藩都會農(nóng)作,何況汲淵和明預呢?

      前朝的官員可能有大半不會下地干農(nóng)活,但本朝的官員,幾乎都干過,尤其是在趙含章年年關(guān)注農(nóng)業(yè)的情況下。

      作為朝廷的官員,他們自是希望國家和百姓越來越好的。

      趙含章將地壟開好,回頭看,她一人開壟,甩了他們十五行。

      于是她將繩子解開,拍了拍牛的屁股,讓它去吃草,自己晃過去找他們說話。

      “趙卿,往常你們家是怎么開壟的?”

      趙銘一邊點麥種一邊道:“也是如此,不過從前未換曲轅犁前還需一人在前面牽牛,難以做到一人便可控牛扶犁。”

      趙含章:“所以曲轅犁至少可以替一個勞力,佃戶們也是這樣犁地嗎?”

      趙銘又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官員,搖頭道:“多用人力拉犁,一般犁地和開壟都需要三個勞力,且耐力遠不及耕牛。”

      汲淵等人也點頭

      趙含章:“所以耕牛至少可以代替兩個勞力。”

      “現(xiàn)在人口少,即便是生孩子,養(yǎng)大到可以犁地,最少也得十六年,而一頭牛要養(yǎng)到可以犁地,只需三年。”

      大臣們:“……”

      汲淵:“陛下名下的牛場和馬場都不愿交予國庫……”

      “那幾個牛場和馬場才能出產(chǎn)多少牛馬?”趙含章打斷他的話,“天下這么大,百姓這么散,想要用牧場養(yǎng)殖供應百姓所需的耕牛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