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抓周

      元立給趙含章行過禮后又恭敬的與鳴鳴行禮,這才在位置上坐下,同時報告他在嶺南一地的調查。

      這一次他不僅在廣州活動,還悄悄進了一趟交州和寧州,在三州交界處停留了三天,和趙含章道:“三州交界處的互市可以做大,借此進入交州和寧州,使兩地依賴廣州和中原,不敢再作亂。”

      汲淵道:“趙刺史的教化之策乃上策,短時間內(nèi)看不出效果,但過個五年,十年,第一批接受教育的孩子長成,就不會再憑蠻力和本能行事,知道用智慧和理智去爭取,知道忠孝仁義,嶺南之危便可解除。”

      明預也認同趙申這兩年多在嶺南的作為,不吝夸贊,“虎父無犬子,恭喜趙尚書了。”

      明預是不認同趙申去嶺南上任的官員之一,因為他覺得趙申世家子弟出身,恐怕不習慣南蠻的斗爭方式,而且他神神叨叨的,他很怕他最后被那些南蠻人同化。

      趙銘臉上表情淡淡,并沒有多驕傲的樣子。

      明預收回目光,腹誹,趙家這兩代父子都有些奇葩,皆是父壓著子打,子就是不順從父親。

      看上去不慈不孝,實際上卻是誰都知道他們父子算得上是慈孝的典范。

      趙含章也很滿意趙申在廣州的政治成績,和趙銘一樣,她計劃讓他多待幾年,將廣州治理好。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今年長殿下周歲宴,請交州和寧州刺史來京,”趙含章道:“發(fā)電報,讓趙申將文書遞交給交州和寧州刺史。”

      趁熱要打鐵,趙含章也想見一見兩州刺史。

      汲淵應下,元立就要去安排人沿途接應。

      交州和寧州內(nèi)部并不安寧,他們既然敢請兩個刺史過來,自然不會對他們下手,可他們內(nèi)部就不一定了。

      要是交州和寧州刺史在來京途中被兩州勢力殺死,那朝廷的臉就被打得太疼了,而由此引發(fā)的政治斗爭、甚至是戰(zhàn)爭是他們最不愿看到的。

      朝廷要將主動權抓在手里。

      趙含章給出目標,抱上鳴鳴就走了,剩下的事情交給汲淵他們?nèi)プ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