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解決難題

          八十八個人,占了四分之一的達丁縣干部人數(shù)。一旦動手,勢必影響到正常工作運轉,反響也不好。

          為此,厲元朗專門召集市長樊俊、市委副書記景伯瀟、市紀委書記高明化、組織部長洪光舉、市委秘書長樓安國等人,在小會議室舉行碰頭會。

          厲元朗開門見山的說:“這次會議就兩個議題。請大家討論研究。”

          “一是達丁縣八十八名涉案干部的處理問題,二是有關人事問題。”

          “首先有請明化同志就張民清一案做詳細說明。”

          高明化清了清嗓子,一五一十的把調(diào)查結果講述一遍。

          景伯瀟聽完,感慨道:“這個張民清,在達丁縣主政八年,也禍害了八年,不除簡直難以服眾。”

          樊俊則從另一方面表明了他的擔憂。

          “我看了八十八人的名單,正科級就有十來個,還涉及一名退至二線的副縣級。”

          “如果按照規(guī)定全部予以處理的話,這對于我們政府的公信力,對于整個達丁縣運轉影響巨大。我的意思是,可否依照他們的情況采取酌情處理?”

          洪 洪光舉作為組織部長,負責管理干部,自然深知樊俊所說句句在理。

          于是建議道:“我贊成樊市長的意見。對于那些涉案不深、問題不嚴重的干部,我們應該酌情進行輕微處理。”

          “張民清長期處在領導崗位,大搞一言堂。下面干部想要做事,不可避免的要通過他的認可和同意。我想,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們培養(yǎng)一名干部不容易,縱然法院量刑時還要考慮主犯從犯呢,所以,把涉案干部分門別類,按照有關規(guī)定不同處理,才是最佳選擇。”

          樓安國也點頭,表明相同的態(tài)度。

          其實,這和厲元朗的觀點高度契合。

          只是他不能一個人做決定。

          這話從別人嘴里說出來,效果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