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趙家幫的誕生
把頭占這三股,一股是把頭身份,蛇無頭而不行。二一股是圈山,得有經驗才能判斷一處山場是否有埯子、是否適合棒槌生長。
而第三股,是頭棍的股。一般來說,頭棍都是把頭。
而既然頭棍有股,那邊棍也得有一股。
再加上端鍋的,也就是管后勤,俗稱叫伺候活兒的,這個人也先占一股。
如此,還沒等到山場呢,就定下來五股了。
等這參幫發現棒槌,哪個人喊出那聲棒槌,他直接獲得三股。
再就是抬參了,上手抬參的那個人,有兩股或三股。
這就是十一股了。
而等棒槌抬出來,使青苔、松樹皮裹好。這苗參,參幫的每一個人都有一股。
像邵家參幫,有二十多個人,就按二十來算,加上之前那十一股,這就三十一股了。
如果,趙軍再跟著分一股,一苗棒槌分三十二股,要是大貨還好,要是普通的四品葉,一股也不過才幾塊錢。
當然了,這屬于干股。不用趙軍干活,而且邵家兩位老爺子說的明白,只要他們邵家人當把頭,那從那四個老埯子里抬出來的人參,就全都有趙軍一股。
這要換一般的打圍人,估計早都蹦高答應了,可趙軍偏偏不是一般的打圍人,他上輩子也是參把頭,雖然他那個參幫只有他自己,但趙軍放山抬參的經驗,不敢說能和邵云金、邵天鵬兩位老把頭比,但他自信自己絕不比邵志強差。
而且,老陰溝那種兩山夾一溝的地方,能出四個老埯子?
那特么是人參窩啊!
真的只有四個老埯子么?
趙軍可是知道,這放山抬參跟打皮張一樣,不能把底兒全露出來。
而且人心隔肚皮,人心也易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