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zhàn)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四十九章 大斯拉夫計劃

      第四十九章 大斯拉夫計劃

      第三,君士坦丁堡將作為聯(lián)盟的第三首都。

      第四,泛斯拉夫聯(lián)盟必須忠于沙皇,沙皇是聯(lián)盟的首領,其他各王國則由沙皇選定的君主進行統(tǒng)治。

      第五,聯(lián)盟將包括八個王國:沙皇俄國、波西米亞—摩拉維亞—斯洛伐克王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匈牙利王國、希臘王國、君士坦丁堡王國。

      第六,波蘭、阿爾巴尼亞、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應該直接隸屬于俄國。

      這個計劃雖然在當時看起來有些荒誕可笑,但在其被提出后的數(shù)百年間,俄國從未放棄實現(xiàn)這個計劃。

      與西斯拉夫計劃相對應的,還有東斯拉夫計劃,只不過涉及到部分地區(qū)本書不做討論。

      為了實現(xiàn)羅曼諾夫家族的光榮與夢想,俄國和奧地利之間必有一戰(zhàn)。

      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也就是多瑙河兩公國此時已經(jīng)是俄國的保護國,并且有喀爾巴阡山脈阻隔,所以沙皇不認為奧地利會進攻這兩個區(qū)域。

      所以奧地利的東進方向只有一個,而作為巴爾干之鑰的貝爾格萊德已經(jīng)落入其手中,那么塞爾維亞就成了阻止奧地利帝國染指巴爾干的最后屏障。

      俄國自然會為其提供軍事訓練,出售給其先進的武器和技術,但僅憑塞爾維亞就想擋住奧地利還是有些太天真了。

      所以俄國要大力支持普魯士,讓其成為牽制奧地利的重要力量。

      雖然奧地利人用他們的行動和話語,告訴世人他們的重心在意大利半島,但沙皇不會相信這些,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斷。

      俄國與奧地利的短暫同盟關系,不過是想要獨霸海峽的俄國與想要奪取貝爾格萊德的奧地利,達成的交易而已。

      歷史上,1833年俄國對奧斯曼的“軍事援助”事實上把黑海變成了俄國的內(nèi)湖。

      俄土同盟條約的秘密條款中,奧斯曼帝國承認,黑海海峽對俄國軍艦開放,并為了俄國利益,封鎖達達尼爾海峽,禁止任何其他國家的艦隊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借口,駛?cè)牒诤:{。

      再加上涅謝爾洛夫這個親英派的誤導,俄國始終認為他們與英國有和平,共同稱霸的可能,而奧地利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這一世,在弗蘭茨的干預下,英國沒能讓俄國放棄《俄土同盟》,所以俄國依然保持著黑海的霸權和對海峽的控制權。

      這讓俄國人理所當然地認為,英國人不再是他們在近東的主要威脅,而與他們一樣的傳統(tǒng)陸權國奧地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