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最后一站

      “好好看,好好學,少動歪心思。”

      大鹽杉音茫然地點了點頭。

      短暫的休整之后,弗蘭茨繼續了自己的旅程,這次的目標是最后一站剛果。

      剛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于奴隸貿易被禁止而衰落的安戈洛王國,這里后來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鉀鹽礦、磷酸鹽礦、鐵礦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鋁、鋅、銅等金屬礦,農業潛力很大,但總體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另一部分(剛果金,免得有人看不懂)此時被大瀑布阻隔,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中非寶石”和“地質奇跡”之稱。

      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工業鉆石、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儲量頗為可觀,鐵、煤、黃金、銀等儲量也很豐富,還有白金、鉛、磷酸鹽、硅酸鹽等。

      同時土地肥沃、水資源充足,很少有地質災害,還有十分馴服的土著人,真可謂是殖民者的天堂。

      不過想要探索這里并不容易,先后有無數只探險隊在此失蹤,其中比較有名的是1816年塔克探險隊。

      拿破侖戰爭結束之后,一位勇敢的英國海軍上校決定為祖國探索這片未知的土地,他找到了五十八名經驗豐富的探險家。

      然而他們再也沒能回來,直到若干年后,另一批探險者在耶勒拉大瀑布附近的一塊廢棄營地中,發現了塔克上校的探險筆記,才得知了這段塵封已經的秘密。

      之后幾十年間,歐洲人對這片土地進行了無數次探險,而在探索完成之時,正好趕上了瓜分狂潮,列強們互不相讓,最后反倒是讓比利時人摘了桃子。

      弗蘭茨這一次來剛果的目的除了建立貿易站點的同時,還帶來了兩支經驗豐富的探險隊,他們的任務不止是探索未知區域和地區,更要試圖與當地土著建立聯系。

      弗蘭茨探索這片土地的最終目的是給它涂上黃黑的顏色(奧地利帝國國旗)。

      海邊的土著對于自由貿易的協議都麻木了,保護協議在法國人的強烈反對之下只能作罷,但好歹是建立了貿易站點,只不過之后會不會有收益就不清楚了。

      對于即將出發的探險隊,弗蘭茨只能許以金錢和物質上的厚利,他并不是探險行家,能提供的實質性幫助有限,只能憑借自己的記憶和后世見解給他們寫了一份探險指南。

      首先,別在沼澤地扎營。

      其次,蚊帳和驅蟲藥必不可少。

      第三,別脫衣服,綁腿要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