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四十七章 順化條約

      第四十七章 順化條約

      而且這位越南君主心中也未必沒有被借刀殺人的心思驅使,畢竟兩萬奴隸對某些可能會危及他統治的家族來說,可就不是不痛不癢這么簡單了。

      在辦完相關的手續之后弗里德里希便率領奧軍離開了順化,因為他不確定對方是否會回援這里。

      如果越南人的十萬大軍真的不顧一切地想要留住他,這位帝國海軍的將星恐怕會隕落于此。

      其實弗里德里希多慮了。

      此時在另一端,九龍江平原上出師不利的越南軍隊,被早有準備的真臘人半渡而擊后損失了數千兵力,逼得主帥歷山只能選擇隔河對峙。

      然而河岸另一邊,作為真臘軍主帥的安布羅休斯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他手中的真臘軍隊主力裝備的依然是大刀和長矛還有弓箭等本應在博物館里展覽的古董。

      而手下的那些炮兵和銃手的準星完全靠信仰和運氣。二十門大炮加上五千支槍,如果換成是奧地利和其它歐陸大國的部隊,恐怕早就殺得對方潰不成軍了。

      誰曾想占盡優勢的襲擊僅僅造成對方數千傷亡,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被過河時水淹死的。

      不過幸運的是,很快越南國君要求投降的詔書便被人傳到了前線大將歷山的手上,回天乏術的他便打消了拼死一搏的念頭,率領手下投降。至此第一次奧越戰爭結束,越南人割讓九龍江平原給奧地利,外加賠款300萬兩白銀。

      這場戰爭還有一個戰略價值在于獲得越南擁有的大量品質極佳的無煙煤的未來開采權。這是一種極其稀缺的戰略資源,同時也是整個亞非沿海地區唯一一個可占領的無煙煤生產國。

      在蒸汽時代,煤炭就是戰艦的血液。優質的無煙煤不但可以為其提供穩定強大的動力,更能便于在海上隱藏目標。

      曾經的日本聯合艦隊為了打贏一場海戰,甚至不惜花重金向英國求購無煙煤,劣質的煤炭甚至間接導致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覆滅。

      雖說奧地利帝國的煤炭儲量不少,但是卻是以煙煤和褐煤為主,而人工制作無煙煤在這個時代則顯得得不償失。

      同時,無煙煤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主要用途是在化肥工業(氮肥、合成氨)上。

      此外在陶瓷和鍛造等行業上,無煙煤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更是高爐噴吹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