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五十章 奧地利帝國鐵路二期工程

      第五十章 奧地利帝國鐵路二期工程

      總長度約為15000公里,預計25年完工,這在當時是一個十分合理的預期,畢竟此前奧地利帝國的建設速度就是每年300公里左右。

      不過以上基本都是弗蘭茨放出的煙霧彈,真正要修的只有幾條重要干線和的里雅斯特—薩格勒布—貝爾格萊德線,這條全長550公里的鐵路預計在五年內完工,總計劃長度為3000公里。

      如此一來就能確保貝爾格萊德永遠處在奧地利的掌控之下,一旦發生戰爭無論是水上交通,還是鐵路交通都能十分便利地投送兵力和補給。

      其實此時奧地利帝國的鐵路長度已經是歷史上的數十倍了,過分密集的鐵路網對于剛剛起步的奧地利帝國來說還太早了,主要是收益率太低,容易導致鐵路泡沫的出現。

      基礎設施建設要跟上經濟發展,但是對基礎設施的投資也不能過分得多。奧地利帝國的鐵路長度是根據,此時國家的發展速度和貨物總量,由專家們計算得出的。

      弗蘭茨怕他們的數字太保守,又在那個基礎上提高了50%,畢竟這個時代的發展速度遠超當時人的想象。

      然而日后的發展表明,弗蘭茨就該按照一開始定制的計劃建設鐵路,因為國家的發展速度不光超乎當時人的想象,也超乎弗蘭茨自己的想象。

      此時強大的鐵路、工業能力、廉價原料、以及空前廣闊的市場,再加上弗蘭茨的壟斷計劃,殖民地和跨國公司收益,讓奧地利帝國財政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3億1千萬弗羅林,已經超過了奧地利帝國歷史同期的兩倍。奧地利官員已經30年沒漲過的薪水終于動了一次,每人的年收入增加了10弗羅林。

      這對于高層或者是生活在大城市的文官來說可能是杯水車薪,但是對于那些生活在鄉村、邊境、山區的官員們來說可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賞賜。

      不過奧地利的高層對于上門討債的銀行家們則依舊一副愛咋咋地的模樣,反正都欠了幾十年了,他們早都習慣了。

      不甘心的銀行家們,動用各種手段,最后通過賄賂科羅拉夫伯爵,得到了一個只還新債不還舊債的答復。

      雖然很失望,但他們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實際上還新債是為了借更多債,至于舊債么那就要看運氣看心情了。

      當然其實這并不是銀行家們賄賂科羅拉夫伯爵的成果,而是這位老滑頭利用信息差的合法貪污而已。

      其實雖然奧地利帝國的財政收入相較歷史同期已經有了大幅增加,但是對于這個正在騰飛的國家來說還是太少了。

      各個部門都在搶預算,交通、教育、商業、陸軍、海軍、內務、司法、秘密警察、郵政、工業、農業、礦業、漁業...

      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都是必須要做的理由。每一次帝國年度預算會議都像是一場戰斗,過去國家沒錢的時候,各個部門都處于僵尸狀態,一個比一個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