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五十七章 約瑟夫主義

      第五十七章 約瑟夫主義

      “埋葬于此者,雖極盡善意,但終一事無成。”

      這位慘毀半譽的君主雖然離去,但是約瑟夫派卻并沒有隨之消聲覓跡,反而依然具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

      他們中的強硬派分子甚至主張民族平等,消滅馬扎爾叛徒。沒錯這個人就是戰爭大臣圖拉爾伯爵。不過整個奧地利軍方高層多少都有點信奉約瑟夫主義。

      “阿爾弗雷德先生,我如果要是您,可笑不出來。在座的諸位想必很清楚,多少年了我們德意志人一直處在法蘭西鐵錘和斯拉夫鐵砧的夾縫之中,好不容易在打敗了那個該死的科西嘉人和他手下那群蝗蟲后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因為奧地利的存在讓三方勢力達到了微妙的平衡。

      如果有一天這種平衡被人為打破,那么歐陸又會重新陷入無休止地混戰之中。”

      奧托·馮·俾斯麥從來都不是一個戰爭狂人,而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

      “奧托,你方才的話讓我糊涂了。能告訴我你到底是希望奧地利衰落還是強大?”

      阿爾弗雷德可以將一個17人的小作坊在7年時間發展成一個擁有130名員工在萊茵地區最負盛名的鋼鐵廠,說明此人絕非庸才,但與未來的鐵血宰相相比其格局依然不足。

      老練的俾斯麥并沒有正面給出答案,而是反問道。

      “阿爾弗雷德先生,您覺得這一次的約瑟夫派會重蹈覆轍嗎?”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撓了撓頭。他從不覺得這群失敗者派會成功,因為奧地利帝國內德意志人的傲慢態度,讓其很難與其他民族和睦。但仔細思考一番后,這位未來的鋼鐵大亨還是做出回答。

      “應該會吧,畢竟有你這位不出世的大才在。難道不是嗎?”

      (“應該會吧,畢竟有你在。不是嗎?”原句是這個,但是鑒于某些書友說,需要思考的東西太多,就簡化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