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如草芥

      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如草芥

      1844年春,維也納

      弗蘭茨在美泉宮中接到了一個重磅消息,那就是愛爾蘭確實發生了饑荒,但只是影響了很少一部分地區,教會派去的人都一致認為這是上帝顯靈了的結果。

      不過我們時常和勞舍爾大主教談笑風生的天降圣人自然知道這根本不是什么上帝保佑,而是某種自然現象抑制了霉菌病毒的擴散。

      而且歷史上真正的大饑荒是從1845年開始的,也就是說弗蘭茨還有一年的時間來準備。如果他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那就只能做好接收數百萬移民的準備。

      其實直接接收來自愛爾蘭的移民并不見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歷史上的奧地利帝國在四年后將深陷內外危機之中。

      如果再多了愛爾蘭人,便等于多了一份變故。更何況幫了別人不一定就能獲得回報,歷史上農夫和蛇的故事不要太多。

      弗蘭茨雖然是一個一直都在制造變數的存在,但他本人卻對未知十分抗拒,尤其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因為變數意味著不穩定性會讓人失去安全感。

      而且能從根本上解決愛爾蘭大饑荒,將會緩解整個歐洲糧食危機,同時客觀上緩解社會矛盾,這樣萬國之春的危機也許就不會那么激烈。

      與此同時數百萬愛爾蘭人留在他們的家鄉,也意味著美國將失去數百萬的移民來源,同時也將失去一大批優秀科學家和商人與政治家。

      畢竟美利堅歷史上的46位總統中,其中23位有愛爾蘭血統。

      同樣愛爾蘭人留在愛爾蘭島上也不會就變成了不列顛的順民,因為真正壓得前者活不下去的便是后者。

      英國人的民族政策還有越來越嚴重的土地兼并,早晚都會引爆愛爾蘭這顆核彈。

      大饑荒不過是觸發它的導火索而已,因為這場饑荒也削弱了愛爾蘭人的力量,讓他們不得不先考慮生存下來然后再考慮其他的。

      實際上在1843年發生的饑荒中,愛爾蘭人便普遍對英國政府不抱任何期望,而羅伯特·皮爾也沒有任何作為。

      這倒不是他忽視愛爾蘭問題,恰恰相反此人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解決愛爾蘭問題的首相。

      只不過他的行為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最后他只能飲恨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