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zhàn)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三十五章 燜聲發(fā)大財

      第三十五章 燜聲發(fā)大財

      法國人還沒有什么動作,英國人卻先坐不住了。沒錯,法蘭西這個當局者都沒表態(tài),英吉利就開始上躥下跳了。蟢

      英媒和他們的政客旗幟鮮明地反對大洋彼岸的美利堅那毫不掩飾的激化矛盾和挑起戰(zhàn)爭的行為,尤其是后者封鎖海岸線扣留他國船只的舉動,簡直就是對自由貿易秩序和通行權的嚴重挑戰(zhàn)。

      諷刺的是,有著靈活道德底線的英國商人則將成箱成箱的軍火和往常一樣賣到了美國西海岸,甚至在數量上有增無減。

      羅伯特·皮爾希望奧法兩國能參戰(zhàn)也是真的,不列顛的外交人員不遺余力地鼓吹美利堅的威脅,甚至表示奧地利如果愿意出兵,他們甚至可以提供艦隊護航。

      當然能不能安全抵達那就另當別論了,畢竟此時的大英也沒有任何理由和美國開戰(zhàn)不是?

      法國人態(tài)度冷淡,他們對英國人的提議并沒興趣。畢竟高層的態(tài)度擺在那里,誰又想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呢?

      但法蘭西越是這種態(tài)度,其他列強的高層們就越不敢輕視它,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弗蘭茨。

      畢竟體量擺在那,再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只要它出兵隨時都能將戰(zhàn)局反轉過來。蟢

      在局勢未明朗之前(法國表態(tài)),奧國是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大動作的。殖民地再重要也比不上本土的安全,更何況弗蘭茨也不想冒險。

      倒是梅特涅親王再次對英國人的提議動心了,這主要是拉圖爾伯爵這個旱鴨子整天叫囂著能輕易擊潰美軍,畢竟如今的奧地利陸軍要比歷史上強大得多。

      充足的軍費致使軍事人員有充沛的時間進行高素質訓練,同時加速了武器的更新?lián)Q代,武備也更加充足。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歷史上此時的奧地利士兵每年只有五發(fā)實彈射擊的機會,剩下訓練都靠“意念射擊”。

      這種方法自然不可能訓練出什么精兵強將,但當下由于技術的發(fā)展和產能過剩的問題,奧國士兵每年的實彈射擊量達到了70發(fā),是歷史同期的14倍。

      實際上單論子彈的生產速度,讓沙皇心心念念的三家兵工廠的總和也達不到他們這個蒸蒸日上的西方盟友一家兵工廠全力轉動一個月的產量。

      因為此時俄國的三大兵工廠的屬性依然是三個比較大的“手工作坊”,規(guī)模雖然不小,但是技術并沒有得到明顯進步,采用的仍然是拿破侖戰(zhàn)爭時期的舊模式。蟢

      再加上某些貪官污吏不愿意出高價雇傭熟練工人,導致生產出來的子彈非但質量參次不齊,而且產量也低得嚇人,每天十發(fā)就算不錯了。

      其實現下普法的熟練工人五到十分鐘就能造好一發(fā)子彈,一天就能生產上百發(fā)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