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八十一章 始料未及

      第八十一章 始料未及

      現在加利福尼亞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和法國的殖民地接壤了,而且與美國人接觸也僅僅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所謂的巴黎協議不過是為以后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弗蘭茨對此倒是毫不擔心,因為他很清楚要不了幾年法國就會發生內亂,到時候權力會出現真空,那便是法蘭西在北美統治的終結。

      但是讓弗蘭茨迷惑的是英國人為什么會這樣做,因為這樣會使法國在北美的勢力過于強大,理論上不利于各方勢力的平衡,會讓法國人一家獨大。

      好消息是約翰·泰勒由于在美墨戰爭的糟糕表現支持率直線下降,而即將上臺的是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雖然表面上馬丁·范布倫的呼聲更高。

      但是弗蘭茨清楚最后是波爾克最后贏得了大選,他能上臺最主要的原因是順應了美國擴張主義的需求。

      “要放棄北緯54度40分,還是要打仗?”波爾克因這句口號而受到民眾的擁護,當選了美國第11任總統。

      歷史上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將當時的那位英國外交官問得啞口無言,大汗淋漓,甚至在波爾克離開時險些昏倒在地。

      不過這一次與波爾克對峙的英國外交官卻是帕麥斯頓,初代懂王只是笑了笑,便不屑地說道。

      “您是想單挑英、法、奧三大列強,還是想被三大列強群毆?”

      波爾克憤怒地說道:“您什么意思?”

      帕麥斯頓依舊是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前者說道:“送客。”

      雖然約翰·泰勒打贏了美墨戰爭,但是并沒有讓美利堅的擴張派滿足,所以波爾克的口號依然有足夠強的吸引力。

      只不過后者本人卻被帕麥斯頓說得有些害怕,畢竟他只是強勢囂張又不是沒腦子。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抵住列強們的聯手進攻,更別說單獨面對奧地利都十分吃力的美國了。

      然而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停不下來了....

      維也納,美泉宮。

      同樣讓弗蘭茨沒有料到的便是此時奧地利帝國民眾的群情激憤,然而讓他更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一手煽動的反法情緒會在無意中釀成一場新的戰爭。

      就像法國人會突然出兵支持美國一樣,奧地利也在尋找著削弱前者的機會。反法情緒在弗蘭茨眼中就是一件不錯的工具,因為這會讓奧地利與法國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同時還能緩解國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