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預言

      面對土地迅速減少的現實,他們只能凄凄哀哀地選擇接受。奧康內爾告訴他們要忍耐,但結果換來的只是一條無人遵守的法令和地主們日益瘋狂的掠奪。

      目前來講弗蘭茨沒什么太有效的解決辦法,看起來只有讓愛爾蘭人改種其他作物減少損失。

      不過這種做法顯然得不到當地人的認可,畢竟不是人人都有足夠的魄力,能夠輕信那些毫無征兆的預言。

      歸根到底,農民雖然迷信,但他們往往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經驗而不是這些外來者的話,哪怕是被宗教的外衣神圣化也不行。

      且因受到“天降圣人”的囑托,大多數帝國的教士們也沒有采取哄騙的政策,相反則是與農民們簽好了協議,只可惜只有很少一部分愿意選擇接受。

      當然協議的內容對于底層一方相當有利,畢竟弗蘭茨也沒打算從中牟利。

      反倒是那些假借宗教名義和預言的教士們非常成功,隨便嚇唬兩下就把土豆換成了大麥。

      這些人把末日方舟會(某邪教組織)的預言和之前兩年出現的馬鈴薯晚疫病,以及英國人的陰謀論結合在一起,弄出了一個新預言。

      【差不多就是有一部分邪惡的英國人正在開發一種可以侵蝕土壤的邪惡詛咒,唯有種上大麥才能驅逐邪惡。】

      由此愛爾蘭地區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組織【大麥會】,一個倒霉的奧地利牧師被當地人推薦成為了其精神領袖。

      迷信就這樣戰勝了科學與理智,讓弗蘭茨一陣無語,但即使全愛爾蘭的農民都照葫蘆畫瓢,改種大麥,產出的糧食連溫飽恐怕也做不到,畢竟他們手中的土地太少了。

      而帝國的牧師們在愛爾蘭囤積的食物也只夠幫他們度過第一年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能讓土豆重新成為他們的主食,也就是消滅災荒的源頭——馬鈴薯晚疫病。

      其實因弗蘭茨的指令,這些上帝的仆人們在愛爾蘭島上建立起了一些實驗基地,弄了好幾種這個時代的農藥,當然也有后世用的波爾多液,只不過不知道效果如何。

      同時奧地利派出的神父和事務官們也在向愛爾蘭人描繪一個美好的國度和一片片嶄新的土地。

      如果是少量移民,帝國的海外殖民地是可以消化的,但數量如果太多,那就不得不考慮融合與安全的問題,畢竟不列顛可很擅長挑動別國內部矛盾,而它的殖民者又是出了名地兇悍至極。

      當然禍水東引也是個可選項,比如鼓動那些愛爾蘭人去殖民此時還是印第安人土地的阿根廷南部地區,又或者送到剛果讓他們和當地的土著作戰。

      但是在那些愛爾蘭人取得成就之后,奧地利是否有掌握他們的影響力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