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三十九章 戰爭結束

      第三十九章 戰爭結束

      如果不是到了關鍵時刻,前者根本不想動用這支部隊。但他很清楚現在如果不能擋住這波進攻,那么整個防御極有可能被撕裂,然后造成一場大潰敗。

      到那個時候就是厄斯本少將部隊完好無損也無力回天了...

      戰爭似乎到了關鍵時刻,只不過法國人忽略了一個問題,若是曾經吉蘭特·辛格率領的錫克軍,說不定真能復刻法革時期的勝利。

      然而此時的錫克軍經過持續的動蕩和幾年的清洗,戰斗力和戰斗意志都直線下滑。

      最終不過是幾發炮彈便將之前還如洪流一般的軍團就被擊潰了,厄斯本的部隊剛剛展開,雙方還未接觸..這讓后者很是郁悶,只能遙望向自己的老上級。

      亨利·哈丁爵士更加郁悶,他本來以為即將迎來一場火星撞地球般的戰斗,結果剛放了煙火就結束了。

      最郁悶的是敵軍撤退得太早了,雙方距離不夠他也不敢追擊,因為錫克人的火炮太多了。

      德加·辛格和拉爾·辛格看著正在潰退的大軍,他們第一個行動是先金達派來的那個宦官弄死。

      然后二人十分默契地開始了一場絕命狂奔,看到主帥們逃跑了軍官們自然也不甘落后。

      這時候不得不說,法國人還是蠻有契約精神的,在雇主們已經放棄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帶著錫克士兵進行有序地撤退,銷毀那些無法帶走的物資和設施。

      亨利·哈丁爵士一臉郁悶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他覺得這一切毫無邏輯。剛剛亨利·哈丁爵士都躲到了要塞的地下室里,因為他確定錫克人一定會開始第二輪炮擊。

      結果等了很久也沒等到亨利·哈丁想象中炮擊,當他再次來到要塞的高抬上錫克軍的營地已經燃起大火,戰場上只遺留了一地尸體。

      雖然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榮譽可言的戰斗,但是對于英國來說卻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它可以“兵不血刃”地解決印度次大陸上最難纏的敵人。

      實際上金達皇后不止給德加·辛格和拉爾·辛格派了督戰員,同時還向英國人上了降書稱愿意將帝國降格為王國成為英國的附庸。

      比起錫克王國的利益,她更在乎自己手中權力是否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