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七十一章 新三角貿易

      第七十一章 新三角貿易

      而控制了市場之后,糧價便是他們可以自主決定的了。

      日本此時雖然是個農業國,國內的糧食價格也在不斷下跌,但仍然要比周圍其他地區高。

      而且無論是加利福尼亞,還是夏威夷,糧食的產出都要遠遠高于自身的需求。

      所以一個人多地少,且黃金、白銀儲量充足的國家就是最好的商品傾銷地。

      奧地利的商隊通常有兩種路線,一種是直接將加利福尼亞地區的農產品送到日本,然后從日本帶回人口、日常用品和土特產到夏威夷傾銷。

      然后再從夏威夷帶回珍珠和咖啡,送往加利福尼亞。

      另一種路線是從加利福尼亞出發將其工業品銷往夏威夷,然后再從夏威夷將糧食和蔗糖銷往日本,最后獲得勞工、貴金屬、以及土特產等回到加利福尼亞。

      日本方面無論是幕府,還是地方大明都十分喜歡這種貿易模式,因為賤民是他們最不值錢的東西了。

      其實除了賤民以外,還有那些不服管教的低級武士,令人討厭的僧侶,偶爾抓到的脫藩浪人、罪犯。

      他們巴不得奧地利人能多帶走一些,只可惜奧地利方的船只承載能力有限,又不肯多塞一些人進船艙,所以勞工輸出的數量還十分有限。

      至于奧地利人那些在日本的特權是很多,也很可怕,但是又有幾個奧地利人會繞過半個地球來日本搞事呢?

      奧地利的商人別說進入內陸了,他們巴不得裝了船就能立刻離開,因為此時的日本服務業還遠沒有后世發達,相反經常會有武士、亂民鋌而走險去襲擊奧地利的商人。

      日本當地人對奧地利商人的敬意,時常被當成是虐待,就比如坐轎籠,把一個壯漢塞進一個不足一平米的空間不能說是刑罰,簡直就是懲罰。

      僅僅是控制糧價還不能消除日本商人集團的影響力,很快奧地利帝國的棉布、砂糖、以及廉價的工業品就一同涌入了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