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八十七章 坦桑尼亞總督區

      第八十七章 坦桑尼亞總督區

      這一時期無論是黑奴,還是契工,路途中損耗率都要超過15%,遇到突發狀況損耗率接近50%也是有可能的。

      而從特蘭奎巴到巴加莫約則完全沒有這個煩惱,在洋流和季風的作用下只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對于海途來說真的很短了。

      而且作為賤民階層的達利特人,對于當地的印度王公來說并非財產,而是徹頭徹尾的垃圾。

      現代人總喜歡拿日本武士砍人試刀來說島國沒人權,但那些日本武士還得找個好借口呢,比如被撞了,被辱罵了之類的。

      但是在印度高種姓殺起賤民來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可以是影子落在別人腳上,身上的味道被人聞到了,甚至是在路上留下了腳印都可能成為其被毆打、蹂躪、殺戮的理由。

      并且哪怕是到了今天,這些對于達利特人的暴行至今依然沒有停止。

      “印度不需要達利特。”——出自某位印度著名政治家之口。

      他們受到社會的唾棄、剝削和壓迫,他們都是沒有土地的雇農和從事“不潔行業”的人,一般是洗衣工、清掃工、屠宰工等。

      即便是作為最低級的掏糞工,他們也沒有獲得大糞的權利。那些大糞屬于率領他們,同時負責駕車的首陀羅(第四等級)。

      按照印度的古老傳統,任何種姓的人不能和他們這些下等人接觸或者接受他們用過的東西以免受到玷污。

      他們這些人,也無權進寺院和各種信教場所,更無權進學校接受教育。

      在十九世紀這些達利特不但沒有姓氏,甚至有不少連名字都沒有。

      達利特意為“被壓迫的人”,同時又被稱為“不可接觸者”。

      不過對于弗蘭茨來說,沒有比他們更適合此時去非洲的開拓者了。這些人長期受種姓制度奴役,卑賤服從已經刻進了骨子里。

      但是比起原始的非洲土著,他們的社會性和組織性則要好得多,學習新事物的速度也要比黑人快很多。

      在美國硅谷,印度裔的高級工程師(這里沒有算印度裔的高管,因為達利特人相對來講不適合做管理者)中達利特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聽說奧地利人要達利特人勞工,胡耶·瓦斯杰當即表示愿意配合,并且價格方面好說,隨便給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