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一百零二章 東西、南北

      第一百零二章 東西、南北

      按照這個速度1846年奧地利帝國的財政收入將會趕上法國(14億法郎),法國由于在世界上獲得了大片殖民地,尤其是在北美所以經濟也要好于歷史同期。

      但是法國此時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支出要比歷史上高得多,財政壓力大到夸張的程度。

      光是軍事支出一項就讓人感到絕望,僅僅是常備軍數量就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0萬,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俄國(62萬),甚至是普、奧兩國的總和(64萬)。

      同一年下水軍艦的數量是奧地利的四倍,俄國的十二倍。不過這些大多數依舊是老式的風帆戰列艦,只有極少數的新式明輪戰艦。

      其實在弗蘭茨眼中這些所謂的新式明輪戰艦,還沒有那些老式風帆戰列艦威脅大。

      因為這些明輪極不穩定,而且極為脆弱,只要中炮幾乎是必毀的。到時候本該提供動力的明輪就直接成了累贅,而且哪怕明輪不被擊中,巨大的輪軸也會影響火力的發揮。

      而這一時期的海戰通常來講,比的就是誰的炮多,誰的裝甲厚,而這兩點明輪戰艦都不占優勢。

      至于所謂的速度優勢,更多體現在內海和短途海戰。因為早期明輪的大部分都暴露在水上,所以船顛簸得厲害起來。

      一旦遇到大風大浪就可能會使明輪攪水能力下降,從而使動力減少,甚至會形成空轉或者是發生機械故障直接使明輪失靈。

      除此之外,明輪比起奧地利海軍此時使用的螺旋槳更消耗燃料,但是速度卻要慢得多,所以弗蘭茨并不太在意法國海軍。

      言歸正傳,智商在線的梅特涅親王還是很可怕的,他雖然對英國人這么多年來首次釋放的“善意”感到激動。

      但是梅特涅親王并沒有不管不顧地踏入到這個天坑之中,相反他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并將皮球踢給了對方。

      尤其是在戰利品的劃分上,梅特涅主張索取島嶼西部,而不是英國人說的東部。

      索取的理由也很直接就是沒錢,東部的礦產資源確實很誘人,但是距離奧地利帝國太遠,而且所需的資金太過龐大,短期內無法支付這筆費用。

      而西部的港口則更靠近奧地利的殖民地,管理起來相對方便,還有現成的港口可以直接收取費用。

      這毫無疑問是一步險棋,因為這對英國人來說這絕對是跳臉行為。在蘇伊士運河尚未開通的此時,馬達加斯加島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東非、南非、印度洋、好望角全部都在其輻射之內,尤其是對東南非洲和印度洋的海洋霸權有著非凡的意義。

      英國高層自然不可能接受這個提議,氣得羅伯特·皮爾直接就將協議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