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元兇

      此時的圣斯蒂芬王冠領地皇室莊園之中,一些被弗蘭茨拯救的匈牙利人發現自己以前過得都是什么日子啊!

      其中有一些識字的單衣貴族就開始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寫信,反正此時皇室莊園的管理也不是特別嚴格,隨便找個什么借口都能混進來。

      至于德語,好歹是貴族多少還是能說兩句的。

      其實在莊園里的匈牙利農奴也有類似的想法,但是無奈自己不會寫信,又不會德語。

      不過這難不倒他們,畢竟莊園這么大,偶爾多一個人,或者少一個人也不明顯。

      弗蘭茨雖然沒有預想過這種情況,但是早就定下了類似的規定。

      凡是會講德語的人都可以按照德意志人來對待,對于匈牙利人老人、小孩、婦女都可以接納,年輕男性除了之前被拯救的難民以外只能提供必要救濟。

      不過這當時主要是為了莊園的安全著想,畢竟世界歷史上這種暗度陳倉的事情不要太多。

      哪怕不是暗度陳倉,農夫與蛇的故事弗蘭茨聽得也快出糨子了。老人、婦女、小孩的戰斗力相對較低,而且通常來說意志薄弱容易感化。

      至于年輕的匈牙利男性,他們也都是奧地利帝國臣民,所以會在他們遭遇困難時提供必要救濟。

      但救這些脫離苦海,弗蘭茨暫時還做不到。如果強行去救,不但救不了人,還會搭上自己,進而使更多人遭受苦難。

      這并非無能,也非無情,只是量力而行。

      1846年開始的這場霍亂最嚴重的并不是倫敦地區,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是由于對其記錄較多。

      尤其是狄更斯這類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和人文主義者,將英國和倫敦徹徹底底地釘在了恥辱柱上。

      實際上倫敦發生的霍亂疫情和俄國正在經歷的霍亂疫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幾萬人的死亡是一場災難,上百萬人的死亡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其實除了可怕的霍亂疫情,俄國還在打著一場看不到希望的戰爭。沙皇的軍隊只要一次勝利就能徹底葬送伊瑪目·沙米爾的軍隊,粉碎車臣人的抵抗。

      但是上天偏偏在此時偏向了弱小的一方,戰亂和霍亂疫情同至讓俄國雪上加霜。

      此時的尼古拉一世很好地繼承了沙皇的傳統藝能,他宣布猶太人才是這次霍亂疫情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