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晚宴

          說話的人是一個面白無須,皺紋很重的老者,搓手時喜歡露出那一口黃澄澄的金牙,他便是米蘭城的商會會長維拉·伊瓦爾。

          他說的并不是假話,大批外來移民的到來確實影響了當?shù)氐闹刃颍f這些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公義。

          實際上是外來者自成勢力,不愿繳納會費,又和他們搶奪市場。而政府官員們并不在乎他們之間的競爭,只要有人繳稅就足夠了。

          這位所謂的米蘭商會會長,過去就是一位包稅商人。他所干的事兒便是承包稅收,然后賺取國家和民眾之間的差價。

          不過隨著拿破侖戰(zhàn)爭的結束,包稅商的時代也終結了。

          現(xiàn)在都是由政府直接收稅,但這位商會會長在當?shù)匾廊挥兄鴱姶蟮挠绊懥Γ瑫r還有奧地利帝國的爵位,這就為避稅提供了可能。

          當時的奧地利帝國情況非常特殊,貴族傳統(tǒng)上有著不納稅的權利,不過由于約瑟夫二世的改革貴族也被納入了納稅人的行列,然后便是貴族們?nèi)f眾一心推翻了皇帝和他的改革。

          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拿破侖戰(zhàn)爭中奧地利的貴族被打得一敗涂地,然后由一個最保守的皇帝弗朗茨二世重拾了他大伯那項最激進的改革。

          不過由于一大堆歷史問題,一部分貴族確實有減免稅收的權利。

          比如皇族和匈牙利的貴族就有免稅特權,而在內(nèi)塔萊尼亞和北意大利,哪怕是梅特涅親王也必須交稅,但爵位在男爵之上的有一定數(shù)量的減免。

          實際上奧地利的貴族絕大多數(shù)都是沒有爵位的,只有一個名譽頭銜,這些人在稅賦上并沒有減免的特權。

          之前那位米蘭商會會長就是用他家族的爵位幫人避稅,具體流程就和明朝時的投獻差不多。

          奧地利帝國明令禁止這種逃稅行為,然而規(guī)則在制定的那一刻就注定為違反者提供了巨大的利益。

          這時一定有人會問了,能避稅,那些外來商人為什么會不同意呢?大家都是意大利人,完全可以合作共贏一起坑奧地利么。

          但這種做法對于那些外來者的風險太高,而且這位伊瓦爾先生的名聲確實不好,他經(jīng)常會無故侵吞別人的財產(chǎn),借口很多從違約到隨地吐痰都能用上。

          然而現(xiàn)實是伊瓦爾吃得越多,別人就越怕他,稱呼也從“吸血鬼”變成了“先生”,久而久之他便成了當?shù)匾话浴?br/>
          直到奧地利搞出了亞平寧關稅同盟,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北意大利地區(qū),這些人中不只有勞工,實際上還有不少商人和工匠,以及受到****的流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