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四十一章 關于阿爾巴尼亞(上)

      第四十一章 關于阿爾巴尼亞(上)

          這時候坎寧又有了一個新主意。

          “首相大人,也許我們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羅伯特·皮爾:“坎寧先生,您是說..”

          “我們也可以和奧地利人一樣,將我們英國的武器運到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山區之中,也讓那些奧地利人嘗嘗我們在阿富汗的遭遇。”

          這立刻引起了某位內閣成員的不適,畢竟這位剛好是從英屬印度回來的。

          這項決議還是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滿,那就是如此勞民傷財究竟值得嗎?奧地利海軍會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海上霸權嗎?

          就目前而言奧地利和英國的沖突遠沒到不可調和的程度,相比前者顯然法國和俄國對后者的威脅更大。

          在外交局勢困頓的今天,不遺余力去打壓一個可能根本就威脅不到英國的存在究竟是為什么?

          這不免讓人猜測是斯特拉特福子爵在公報私仇,這比之前帕麥斯頓讓英國卷入遠東戰爭更加令人煩躁。

          (斯特拉特福子爵指斯特拉特福德·坎寧。)

          要知道在那場戰爭之后,英國并沒有得到帕麥斯頓許諾的回報。而此時斯特拉特福子爵正在把大英帝國推向另一個深淵。

          托利黨內部對坎寧不滿的人大有人在,不過羅伯特·皮爾這個時候發揮了他一個優秀領導人的特質——用人不疑,力排眾議采取了前者的提議。

          于是乎大批英國武器被運到了阿爾巴尼亞,然后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進山的路雖然多,但是卻沒有一條路能讓這些武器進入奧地利的統治區域。

          奧地利對于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的控制力要遠強于英國人的想象,而阿爾巴尼亞北部山區的復雜程度也遠超他們的想象。

          最終這些武器大多流回了英國占領的阿爾巴尼亞南部地區,同時奧地利人還將英國人向叛軍輸送武器的事情公之于眾了。

          當然麥吉德并不傻,他的做法同樣是繼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