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炮擊

      炮彈在天空中劃出長長的軌跡,呼嘯著砸向法軍陣地。

          在炮戰(zhàn)中除了雙方所處位置、火炮自身性能、炮兵個人素質以外,視野也十分重要。

          這便是為什么弗蘭茨要在開戰(zhàn)之前干掉法國人的偵查氣球的原因之一,戰(zhàn)場對奧地利方單向透明。

          所以此時奧地利的炮兵可以輕易找到法國炮兵的位置,并實施毀滅性打擊。

          事實上那位法國炮兵上校的反應很快,但是依然快不過炮彈,他的炮兵陣地遭到了重點關照。

          炮彈落下,塵土飛揚,碎石木屑、殘肢斷臂,一起激射向天空,然后又如雨點般落下。

          炮彈每一次落地都是對法軍士氣的一次嚴重打擊,本來整齊有序的隊列被一發(fā)炮彈擊中。

          就好像被保齡球擊中的瓶柱一樣瞬間倒下一大片,被直接擊中的士兵更是當場炸裂,那效果也是十分炸裂。

          被炮彈和沖擊波撕裂的血肉飛上天空,然后又對著附近還沒緩過神來的士兵兜頭澆下。

          紅的、黃的、白的、黑的,血腥味、硫磺味、尿騷味、屎臭味,以及泥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軍官們竭力大吼維持著秩序,但是有些士兵已經完全被本能的恐懼所占據,他們不顧一切地沖出隊列試圖逃離戰(zhàn)場。

          法軍的基層軍官和督戰(zhàn)隊在此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逃兵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被處決。

          果斷的行動有效的阻止了那些試圖渾水摸魚的人,讓其他士兵回憶起了軍官和督戰(zhàn)隊的恐怖不敢效仿那些逃兵。

          一枚炮彈就落在距離炮兵陣地不遠的地方,威力巨大的爆炸讓人覺得大地都在顫抖。

          相比法軍的步兵,炮兵的表現就要差得多了,第一輪炮擊明明只有幾發(fā)炮彈擊中炮兵陣地,但是混亂程度比起步兵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像沒頭蒼蠅一樣亂跑,有人像一坨爛泥一樣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這些法國炮兵從來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戰(zhàn)斗,從來都是他們在火力和射程上單方面碾壓對手已經習慣了那種名為“安全”的優(yōu)越感。

          所以才會在面對生死危機時表現得如此不堪,除此之外開花彈的使用也大大加重了戰(zhàn)場的血腥程度。

          “居然把開花彈直接打這么遠!看來不止對方的指揮官是瘋子,那些炮兵也瘋了,他們難道不怕炸膛嗎?”

          這位炮兵上校所不知道的是對面的奧地利炮兵已經全面列裝鋼炮,并且使用的還是加了錳的特種鋼,炮膛的承受能力要遠遠強于青銅炮或是主流的鐵炮。

          “塞薩爾上校,這太瘋狂了!奧地利人居然用攻城炮打野戰(zhàn),這種炮戰(zhàn)我們根本贏不了。為了法蘭西,我們快撤退吧!”

          參謀滿臉緊張地哀求道。

          “慌什么?”

          “他們已經瞄準我們了!塞薩爾上校!”

          “不,剛剛那不過是試射而已。”

      ….

          “可”

          參謀還想說些什么被塞薩爾上校制止了,后者指著天空上的熱氣球說道。

          “他們靠的是熱氣球。讓陣地前移!距離越近,我們的優(yōu)勢越大。他們使用的是攻城炮,無論填裝速度、射擊精度,還是機動性都不可能與我們相比。

          只要推進到六百米的距離,我們就能對其進行精確打擊。”

          遠處的博諾·德·庫倫也被眼前的這一幕震驚到了,因為對方的炮兵在一公里外就開火了,這顯然不符合炮兵使用的常識。

          有點像是美洲那些鄉(xiāng)巴佬的作風,但是美國和墨西哥用的是三磅炮、四磅炮,而奧地利人用的是至少十二磅以上的攻城炮。

          前者不過是在放煙花,而后者是真的可以打死人。

          用野戰(zhàn)炮和奧地利人打炮戰(zhàn)顯然是不可能的了,此時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退入城市中利用掩體打一場防御戰(zhàn),另一種則是全軍壓上正面擊潰奧地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