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禮送出境

      事實上一方面是巴黎這座城市在當時確實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法國依然還有余力,各國將領都在極力約束手下士兵。

          “奧地利帝國已經(jīng)發(fā)出了聲明,奧地利不會入侵法國領地,但也希望法國議會中的某些人不要干涉別國內(nèi)政。”

          事實上這個聲明弗蘭茨早就發(fā)了,但是丹·吉拉為了維持民族仇恨,以及戰(zhàn)爭的緊張感和壓迫感并沒有將之公之于眾。

          只不過這個時代政府控制輿論的手段還很單一,所以奧地利的特工人員只是稍微用了一些手段就將此事公之于眾了。

          通常來說就是直接找家印刷廠,然后將傳單、報紙印上個幾千份,之后再分別交給一些報童或者壓根就是貧民窟里的窮孩子。

          這些人為了幾個銅板(生丁,一法郎為一百生丁)什么都會做也什么都敢做,而幾乎沒人能從這些人身上找到線索,或者說這些人身上到處都是線索以至于讓一切都如同大海撈針一般。

          只要這些傳單跑到一些紳士的手中,那么這些紳士就會當場將這個情報擴散出去講給那些不識字的路人聽。

          雖說丹·吉拉早就知道這份聲明,但是在聽到別人提起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罵道。

          “你還說你不是賣國賊?你居然聽信敵人編造的謊言!在這里妖言惑眾!衛(wèi)兵!衛(wèi)兵!”

          眼見對付要狗急跳墻,那名議員也不示弱高聲喊道。

          “這里是法蘭西國民議會!不是你丹·吉拉的一言堂!你憑什么命令衛(wèi)兵抓我?你這個暴君!”

          “打倒暴君!”

          另一名議員趁勢高聲喊道,本來兩名要上前的衛(wèi)兵頓時愣在原地,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于是乎更多的議員喊起了“打倒暴君!”的口號,隨著一只鞋子糊在丹·吉拉的臉上之后無數(shù)的議員操起鞋子、椅子、筆記架子、鋼筆向這位曾經(jīng)的領袖招呼過去。

          僅僅幾分鐘后丹·吉拉便出氣多,進氣少,眼看是活不成了,但卻沒人打算負責,更沒人打算叫醫(yī)生。

          最終這位國民報派的領袖就這樣憋屈地離開了人世,但正所謂群龍不能無首,國民報派的議員們又把之前身敗名裂的拉馬丁推到了臺前。

          不過礙于至少有兩路德意志聯(lián)軍隨時可能進入法國境內(nèi),再加上前線急報頻傳,議會還是通過了一份《戰(zhàn)時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