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zhàn)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7章 特蘭西瓦尼亞的陰影

      第7章 特蘭西瓦尼亞的陰影

        雖說暗殺、襲擊只是一個治標(biāo)不治本的方法,但奧地利帝國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弗蘭茨就能見招拆招,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弗蘭茨做些什么,畢竟時間本身就是最好的良藥。

        由于弗蘭茨帶來的一系列改變導(dǎo)致特蘭西瓦尼亞與瓦拉幾亞和摩爾達(dá)維亞之間的聯(lián)系并沒有歷史上那么密切。

        所以三個地區(qū)只能各自為戰(zhàn),匈牙利政府的《十二條綱領(lǐng)》公布之后,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領(lǐng)袖奧·特·烏拉里安立刻就發(fā)表了自己的《十六條綱領(lǐng)》,羅馬尼亞民族委員會也隨之建立。

        《十六條綱領(lǐng)》在內(nèi)容上比匈牙利人的《十二條綱領(lǐng)》更加激進(jìn),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奧地利動手,匈牙利就容不下它。

        不過為了拉攏和安撫特蘭西瓦尼亞的羅馬尼亞人,弗蘭茨還是第一時間宣布了廢除農(nóng)奴制。

        歷史上奧地利帝國政府也這么做了,而且效果不錯成功讓特蘭西瓦尼亞人的矛頭指向了匈牙利。

        事實(shí)上奧地利政府這么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奧地利帝國駐特蘭西瓦尼亞的最高行政長官在第一時間選擇了叛逃出國。

        科洛斯堡(今天的克魯日-納波卡,羅馬尼亞第二大城市)作為奧地利在特蘭西瓦尼亞的統(tǒng)治核心直接亂成了一團(tuán)。

        最后還是特蘭西瓦尼亞的駐軍司令普赫納出面才平息了騷亂。這位普赫納將軍在1848年的特蘭西瓦尼亞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匈牙利人在特蘭西瓦尼亞的最高長官泰萊基·約瑟夫,從最初就反對羅馬尼亞人集會,他一直在竭力進(jìn)行打壓。

        后來奧·特·烏拉里安豎起了支持匈牙利的大旗,泰萊基·約瑟夫才有所收斂。

        不過正如前文提到的,羅馬尼亞人很快就將矛頭指向了匈牙利人,泰萊基·約瑟夫就順勢強(qiáng)行解散了羅馬尼亞民族委員會。

        奧地利人遠(yuǎn)在天邊,而那些所謂的薩克森人其實(shí)更多只居住在城市,或是獨(dú)立的村落,他們通常不會與羅馬尼亞人產(chǎn)生直接沖突。

        因此,幾百年的壓迫、奴役讓羅馬尼亞人與匈牙利人之間的矛盾早已經(jīng)積重難返,幾乎無法調(diào)和。

        除非匈牙利政府能夠重新分配土地,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因?yàn)檫@等于是在讓匈牙利的議員們割自己的肉。

        再加上匈牙利的民族政策過于極端,直接引爆了特蘭西瓦尼亞地區(qū)羅馬尼亞族的情緒。

        雙方的關(guān)系迅速從蜜月期過渡到相互敵視、相互仇殺,歷史上格爾蓋伊·阿爾圖爾和亨利希·德梅正是在和特蘭西瓦尼亞人的戰(zhàn)斗中嶄露頭角的。

        匈牙利政府為了滿足國內(nèi)民族主義者的情緒更是在1848年5月29日直接跳過所謂的羅馬尼亞代表直接通過了特蘭西瓦尼亞并入匈牙利的議案。

        不過這一次奧地利政府沒有成為匈牙利人的幫兇,因?yàn)闅v史上本應(yīng)出現(xiàn)的《三月法令》壓根就沒通過。

        當(dāng)初弗蘭茨之所以放任維也納持續(xù)混亂為的就是這個,失能的政府無法通過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

        大規(guī)模暴動更是讓人不敢輕易踏足,尤其是某些身份高貴的“奧奸”,畢竟這些人的命可是很金貴的。

        沒有這些身份高貴的“奧奸”出面,就不可能有人能繞過政府直接讓皇帝本人簽署法令。

        總之此時匈牙利人的合并要求是沒有法律依據(jù)支撐的,所以當(dāng)安東·馮·普赫納將軍站出來反對匈牙利人的時候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科洛斯堡。

        “奧地利帝國的臣民們!特蘭西瓦尼亞的自由民們!不想再忍受馬扎爾人壓迫的人們!

        匈牙利人背叛了我們的祖國!他們想要剝奪你們的土地!剝奪你們的財產(chǎn)!送你們的孩子去對抗帝國偉大的軍隊(duì)!

        這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帝國政府已經(jīng)宣布匈牙利政府是非法的,我將以皇帝陛下的名義接管特蘭西瓦尼亞。

        為了守護(hù)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我們的權(quán)利,我們將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萬歲!”

        “萬歲!”

        ....

        與科洛斯堡附近的農(nóng)民的熱情相比,特蘭西瓦尼亞其他地區(qū)的響應(yīng)則比較冷淡。

        事實(shí)上特蘭西瓦尼亞地區(qū)各自為戰(zhàn)的情況十分嚴(yán)重,幾乎每一個縣都分屬于不同的勢力,這背后甚至還有俄國人和奧斯曼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