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100章 只動嘴巴,可算不上威脅。

      第100章 只動嘴巴,可算不上威脅。

          這正是一位優秀政治家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只不過此時英國內閣成員的思維模式都差不多。

          “奧地利人和俄國人憑什么剝奪我們的正當權利?”

          這句話代表了絕大多數英國高層的心聲,拋開事實不談,英國人確實有權利這樣理直氣壯地質問。

          如果是意志不堅之人被這樣反復質問,真有可能會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進而認可對方的意見。

          只不過安德烈·烏瓦羅夫和施瓦岑貝格親王都是意志堅定之人,他們的回復也很統一。

          “奧斯曼人有什么資格和我們談權利?”

          兩位英國大使又拋出了幾乎相同的理論來反駁奧地利和俄國。

          “平等?你憑什么認為戰敗國和戰勝國是平等的?那我們士兵豈不是白白犧牲了?”

          “笑話!輸家憑什么指使贏家?你是在侮辱我們嗎?”

          施瓦岑貝格親王和安德烈·烏瓦羅夫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強硬,而且這兩位都是行動派。

          奧斯曼帝國東西兩線戰火重燃,希臘、埃及、塞爾維亞也趁機跟上,群雄逐鹿的局面再次上演。

          不過俄軍推進的非常不順利,占領區也由于之前的殺燒搶掠而變得極不穩定。

          俄軍的軍紀和后勤一直都是大問題,俄國士兵的服役期長達25年,他們缺乏足夠的訓練,同時也缺乏足夠的補給。

          再加上宗教原因,俄軍在占領區的行為已經無法用擬人來形容了。而且這種殘暴是不分良民和暴民的,在某種意義上真正達到了所謂的“人人平等”。

          這種殘暴在短期內可以帶來一個相對穩定的秩序,然而人的承受能力都有一個臨界值,一旦超過要么爆發,要么崩潰。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俄國的占領區內都是一片混亂。在見識過俄軍的殘暴之后,奧斯曼人也提起了為數不多的勇氣。

          尼古拉一世并不是不知道俄軍的補給能力差,更試圖改變這一現狀,只不過想和做是兩碼事。

          俄軍漫長的補給線在國內國外叛亂分子的打擊下顯得異常脆弱,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地形復雜,山谷河流縱橫交錯補給太過困難。

          俄軍的高層們也想過海運,但此時奧斯曼帝國海軍并未消失,他們未必能戰勝俄國黑海艦隊,但是襲擊補給艦隊卻不成問題。

          至于所謂的艦隊護航,海戰最忌分兵,在雙方戰斗力接近的情況下,分出一支艦隊去給補給船隊護航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