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 第136章 石破天驚(上)

      第136章 石破天驚(上)

      默罕默德·阿里雖然不懂奧地利的政治結構,但是只從斯特凡大公匈牙利副王的官職上判斷就應該有不小的影響力。

      一部分躲在角落中的人感到無比的振奮,原來他們并不孤單.

      匈牙利人處死斯特凡大公一家的消息傳得飛快,剛剛離開不久的托克維爾同樣收到了消息。

      與歡呼雀躍的同僚不同,作為一個思想家和一位政治觀察家,托克維爾完全可以理解匈牙利人的憤怒,但是他卻不推崇這種做法。

      托克維爾承認,在某些情況下,暴力革命是受壓迫民族爭取自由和獨立的唯一出路。

      歷史上人們為了獨立和自由采取極端手段的例子也有不少,然而這種暴力也會帶來嚴重的報復,以及沖突規模的升級。

      托克維爾在觀察法國大革命時,已經看到暴力革命是如何演變為恐怖統治和專制政權的建立。

      他不希望法國大革命中的悲劇重演,最終使匈牙利的革命者們迷失了原來的方向。

      托克維爾手中的筆越發沉重

      烏瓦羅夫公爵在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折返維也納,并要求其他人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送到圣彼得堡。

      維也納,一家咖啡廳二樓的高檔包間內。

      俾斯麥和普魯士外交大臣弗朗茨·艾希曼相對而坐。

      “奧地利人總算是遭了報應,他們和俄國人聯手搞出的《維也納公約》就是沖著我們來的。

      他們居然要廢除憲法!我們普魯士該怎么辦?國王陛下怎么就同意了?如果陛下當初能堅持不接受憲法現在也不會有這么多麻煩。”

      弗朗茨·艾希曼對于俄國人的反攻倒算非常不滿,同時對于威廉四世搖擺不定的態度也很不滿。

      俄國這一套操作下來法國沒崩潰,但是普魯士內部卻亂成了一團。

      在之前德意志邦聯對立憲派的清算中普魯士是做得最不徹底的,其中威廉四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功勞。

      “俄國人的敵人不是我們。”

      俾斯麥只是淡淡回了一句,這就是他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