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領(lǐng)主:開局一本水滸傳 > 第236章 匠作營 船坊營

      第236章 匠作營 船坊營

      吞并獨(dú)龍岡三莊之后,縣里發(fā)布公告,放開田地買賣。趙禎也沒想到,縣里莊戶人家竟然一下子涌往各村里正處,拿出家里大半銅錢,早早占下各自看好的田地。

          趙禎這里早有預(yù)案,原則上誰租種的田地,誰先認(rèn)購。臨近水泊,趙禎又重視水利,梁山縣大半都是臨水的水田。定價(jià)上一畝水田五貫,旱田三貫。雖然不算便宜,全額購買二十畝田地的人家,每個(gè)村也有十幾戶。

          除此之外,趙禎特意定下了,家有一子服兵役者,可多購十畝。畢竟二十畝地可不夠一家嚼用,剩下的田地只能租種,除了交稅,還有一份佃租。莊戶們自然清楚,購地可比租種劃算的多,畢竟這田地可以往下傳的。

          趁著這股東風(fēng),趙禎又開放了房屋買賣,原先一進(jìn)小院嫌不夠用的,可以買地自建,或者請縣里的廂軍建造。

          是的,就是廂軍。趙禎參考了宋軍中的廂軍,也設(shè)了廂軍。大宋有壯城兵、牢城兵、遞鋪兵、河清兵、捍江兵、開江兵、堰軍等各種各樣的專業(yè)兵。

          趙禎這里和吳用、蕭讓等人商量之后,征詢了【九尾龜】陶宗旺主意,以其為營指揮使,先組建了專事建造的【匠作營】,除了原先那些擅修造的士卒從禁軍變成廂軍之外,木匠作坊自然也在里頭。又從黑虎廟鎮(zhèn)、獨(dú)龍岡征調(diào)木匠,泥瓦匠,石匠,加上學(xué)徒,總共五百人。

          【匠作營】,不事戰(zhàn)斗,專事建造。第一項(xiàng)差事就是獨(dú)龍崗分村,仍舊是一進(jìn)的小院,土木石料充足,每日都有完工的宅子。或租或賣,讓就近買地的莊戶都有安身之地。

          這些匠人雖然都是廂軍,俸祿不高,每月僅200錢,這些匠戶卻都踴躍加入。卻是趙禎怕這些人尸位素餐,糊弄了事,除了本俸,還有職俸錢,階俸錢,完成差事的獎(jiǎng)賞,家中還可多買田五畝,每年還有兩身衣裳。并且,這些匠人也不用常駐軍營,平日仍在家中,還能接些修修補(bǔ)補(bǔ)的營生,也有時(shí)間耕種自家田地。

          除了【匠作營】,趙禎又把阮小二、孟康二人從主世界帶回來,阮小五、阮小七兄弟接替二人。

          趙禎以【玉幡竿】孟康為首,建了【船坊營】,為了這個(gè),陶宗旺、孟康二人還爭執(zhí)了一番,兩營都需木工匠人。

          最后,還是按照各匠人擅長的手藝,分到兩處。趙禎這才知曉,木匠并不是所有木匠活都能做的,有的木匠樣樣精通,有的只擅長一樣。

          長木匠,即建房的,方木匠,即打家具的,圓木匠,即做圍桶、腳盆的,也稱為箍匠,還有鋸匠即鋸木板,也稱界匠。

          買賣田地房屋,修建新的村坊,招募士卒,整個(gè)梁山縣,一下子活躍了起來,到處都是歡歌笑語。

          縣中各處好漢休息幾日后,也開始忙碌起來,操練人馬,教演武藝。

          水寨里阮小二統(tǒng)帥三處水軍,每日教習(xí)駕船、船上廝殺。聽聞這次與祝家莊相斗,水軍竟只是守備,并無戰(zhàn)斗。

          阮小二對(duì)趙禎抱怨道:“大官人,水軍占了梁山縣近半人馬,竟然毫無用武之地。我兄弟陸上也不怵。”

          趙禎道:“兄弟,你也見了,孟康兄弟這里成立【船坊營】,除了漁船、商船,仍舊以戰(zhàn)船為主,兄弟幾個(gè)只管操練水軍,總有一日用得上。若有變故,這水泊就是我等最后安身立命之所。到時(shí)候自然有水軍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