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離山說書
走官道,穿過延山腳下的衛南關,然后再行數十里,才終于到達了當今大庸朝廷的京師所在,承天府城。
承天府城是天下罕有的雄城,站在城門外,易書元抬頭望去,光是城墻高度都足有九丈,墻面磚石巨大且嚴絲合縫。
這種設計基本可以杜絕了大多數武林高手憑借輕功一躍而過的可能。
就連易書元見了都心感震撼,而這樣的城墻是將整個巨大的承天府城都包圍了起來的。
這個方位雖然是面向延山方向的,但依然有絡繹不絕的人出入承天府城,只不過在這里,查看路引變得嚴格了不少。
對于易書元來說,路引這種東西從來不是什么問題,而且顯然這里也不是不能通融,他就看到有人一時間找不見路引了,靠著塞一點銀錢過關的。
入了城中則立刻又是另一種感受,那是熱鬧與繁忙,是一片蒸蒸日上,處處人聲鼎沸。
能見最尋常的大庸百姓,也能偶爾看到一些奇裝異服的存在,更有一些明顯來自異域的之人。
不論是穿著綾羅綢緞的人,還是身著皮草之輩,各色各樣的人群都能在這里看到。
有的人帶著好奇和驚嘆看著眼前的一幕幕,也有大庸百姓帶著好奇和驚嘆看著前面處于驚嘆中的人。
有那花魁坐著花車游街,招蜂引蝶無數,使得進京趕考的儒生士子也趨之若鶩。更不用說能見到一些賣藝擺攤舞槍弄棒之輩,只不過這些人往往要躲著京城巡查,時不時上演一場古代版本的“躲城關”。
僅僅入城片刻,京師的繁華盡在易書元眼前。
別說是易書元了,就連灰勉都顯得有些呆呆的,茗州城已經算是有數的大城,但若茗州城是溫婉的秀麗古城,那京師便是火熱的人間繁華。
正在易書元走馬觀花的時候,邊上一個酒樓內的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一人一貂視線轉去,見到樓內大堂里,一張桌子面前的其他位置都坐滿了人,人群也不說話,聽著那桌前持扇之人繪聲繪色說講著。
易書元便走了過去,站在酒樓門口靜靜聽著,并擺手回絕了正打算來招呼他的小二。
“話說這開陽大運河近萬里水道,大大小小所有河神廟中,神像竟然紛紛倒下,人皆說,那是開陽河神隕落了呀......”